日本正仓院藏有唐抄本《王勃诗序》一卷,是距离王勃最近的王勃选集,王勃去世31年后,此本问世。
下面是正仓院本中的《圣泉宴序》,与国内的《王子安集》、《骆临海集》中的文字均有不同。
正仓院本里的《圣泉宴序》扫描件现将全文照录如下,附注与译文。
一、原文
玄武山趾有圣泉焉,浸淫滴沥数百年矣,乘岩泌涌,接磴分流。①砂堤石岸,成古人之遗迹也。②若乃青萍绿芰,紫苔苍廨,亦无乏焉。③群公九牍务闲,江湖思远,寤寐寄托,淹留胜地。④既而岗峦却峙,荒壑前萦,丹崿万寻,碧潭千仞,松风唱晚,竹雾曛空,萧萧乎人间之难遇也。⑤方欲以林壑为天属,以琴樽为日用。⑥嗟乎,古今同遊,方深川上之悲;少长齐遊,且尽山阴之乐。⑦盍题芳什,共写高怀。⑧
二、注释与译文
①玄武山趾有圣泉焉,浸淫滴沥数百年矣,乘岩泌涌,接磴分流。
1、玄武山:《骆临海集》引《元和郡县志》等云,玄武山又名赤雀山、宜君山、三嵎山等,在剑南道梓州玄武县(今四川德阳中江县)东二里。山“六屈三起”,“出龙骨”,“有鹿尾入贡”。
《骆临海集》2、趾:《王子安集》无此字。
3、圣泉:《骆临海集》引《四川通志》云:“圣水泉,潼川府中江县东一里玄武山下。”
4、浸淫:流溢,泛滥。
5、滴沥:流滴。《王子安集》为“历”。
6、数百年矣:《王子安集》为“数百千年”。
7、接磴分流:诸本此句后均有“下瞰长江”,日藏本无。
玄武山山脚下有圣泉,流涌滴沥已数百年了。泉水顺着岩缝涌出,又沿着石阶分流。
泉②砂堤石岸,成古人之遗迹也。③若乃青萍绿芰,紫苔苍廨,亦无乏焉。
1、砂堤:《王子安集》等均作“沙堤”。
2、成:《王子安集》等均作“咸”。“咸”确,日本藏本为抄误,译文从“咸”。
3、若乃:至于,表转换话题。《王子安集》等作“兹乃”。
4、苍廨:《王子安集》等均作“苍藓”,确,藏本应为抄误。
5、亦无乏焉:诸本均阙。
(附近的)沙堤、石岸全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至于水中的青萍、绿芰,石上的紫苔、苍藓,也不缺少。
紫苔苍藓④群公九牍务闲,江湖思远,寤寐寄托,淹留胜地。
1、群公九牍务闲:九牍务闲,指公务之暇,此六字诸本均阙。
2、江湖思远:意即于江湖追思远人。诸本此四字前均有“遂使”,以接上文之“紫苔苍藓”。
3、寤寐寄托:寤寐即日夜,寄托即寄情托兴。
4、淹留:羁留、逗留。
公务闲暇,诸公于江湖之上日夜怀思古人,寄托情怀,在此胜地流连忘返。
《骆临海集》⑤既而岗峦却峙,荒壑前萦,丹崿万寻,碧潭千仞,松风唱晚,竹雾曛空,萧萧乎人间之难遇也。
1、岗峦却峙:却,退。诸本为“崇峦左岥”。
2、荒壑前萦:诸本为“荒壑前萦”。
3、碧潭千仞:诸本为“碧潭千顷”。
4、松风唱晚:诸本为“松风唱响”。
5、竹雾曛空:曛,昏暗。《王子安集》(卷二)为“竹露薰空”,《骆临海集》(九)为“竹露熏空”。
6、萧萧乎人间之难遇也:萧萧,清静貌。诸本为“潇潇”。
不久,(看到远处的)山峦对峙,沟谷萦回,上有高达万寻的丹崖,下有深至千仞的碧潭,耳听得向晚松风啸吟,目遇得竹雾遮蔽了天空,(才感到)真乃人间难以遇到的清景。
《王子安集》⑥方欲以林壑为天属,以琴樽为日用。
1、天属:语出《庄子山木》:“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原意指天性相连。后因称父子、兄弟、姊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2、以琴樽为日用:语出《易系辞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意为,每天应用、日常应用。诸本无“以”。
此时方才想拿此山林涧谷作为亲人,把抚琴畅饮作为日常。
⑦嗟乎,古今同遊,方深川上之悲;少长齐遊,且尽山阴之乐。
1、古今同遊:诸本均为“古今代谢”,一说为“古今同逝”。日藏本或将“逝”误抄为“遊”。译文以“逝”解。
2、少长齐遊:诸本均为“少长齐游”。
可叹呀!古今一起流逝,方深谙夫子在川上发抒的悲叹;老少共同出游,暂且尽享羲之兰亭雅集的快乐吧。
⑧盍题芳什,共写高怀。
共写高怀:诸本为“共写高情”。
何不一起写下美好的篇章,抒发高尚的志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