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人生总是这样,得失无常,再美好的东西,也无法永远拥有;再丑恶的东西也会离你而去。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不执于苦,不执于乐,不悔过去,不贪未来,怀平和之心,才能恬淡的活在当下。面对失败和坎坷,有的人可能会一蹶不振,就此消沉下去。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偶有失意,在所难免。面对困难和挫折,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处波澜壮阔而心平如画,应对自如。鲍尔吉·原野说过:“平和作为一种心境,胸中印有松风水月,花香与鸟鸣会很自然地涌入心间。”这所崇尚的便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俗话说:“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若把世事烦恼招进心里,那么自然就铸成了困扰自身的枷锁,毫无自在可言。平和的心境就是能放得下自己,也容得下他人,一切不必强求。长此以往,清风自然徐来,烦恼自然远去。平和,实际上是让一个人的内心,从狭小走向辽阔,从烦躁走向平静,从复杂走向简单。能忍、能容、能让,平心静气,宠辱不惊。有欲而不执著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一个人,活得越平和,就会放下得越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世间万物,不可尽求完满。内心扛了太多东西,放不下、丢不掉,才无法平和。当自己心乱如麻之时,请平心静气,让心绪在宁静中平和下来。宁静来自内心,心静了自然会平和。静守心房,顺乎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场”,场静,周围乱也变静;场乱,周围静也乱。这就是平和的修养身心之道。平和的心态是一种人生境界。拥有平和心态,能在“得”前宠辱不惊,在“失”前豁然明朗,在困难前泰然处之。《幽窗小记》中有一副对联:“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这说的就是平和的一种境界。平和的心态是一种人生修养。人的一生中在某一段时期内保持平和的心态并不太难,难的是面对世俗的繁华,在荣誉、地位纷至沓来,仍能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保持平和的心态,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内心深处的平和,让人们能笑看风云变幻,静观人间冷暖。能心底平静如水,方能不被事所误,不被情所困,快乐自得。保持平和的心态,是为人快乐之本。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就拥有了快乐的本质。平和的人,放得下,看得开,想得明白,过得洒脱。一个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会通达,内心就会通泰。世俗的名与利,他们不是不要了,而是无论得到得不到,得到的多还是得到的少,都不再那么重要了。做人平和,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快乐。平和的人,安宁、祥和、知足常乐,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刘禹锡在《陋室铭》的一句似是自嘲但实为乐观豁达的话,虽说屋子简陋不堪,但他的德馨满室,也不失为一种富有。拥有如此平和之心,故能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和的人,是美的。蹙眉舒展了,神色自若了,气质优雅了。人的美若是从内里渗透出来,就会越发靓丽,就会持久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人活得平和,才能活出生命真正的滋味来。微笑的眼睛,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平和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一段静美幸福的光阴,不过,就是被一颗平和的心所滋养的平淡日子。
用平和梳理人生,活出生命真正的滋味来读
发布时间:2024/12/20 16:09:36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