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个城市号称书法之乡有两个国宝
鄂州为什么叫做书法之乡和三个人有关
湖北鄂州也被叫做书法之乡,主要是和三个人有关,李阳冰、黄庭坚、张裕钊。当地也有两个国宝,一个不能移动,在江边,一个可以移动,在台湾了。
李阳冰是唐代书法家,曾经在鄂州做过官,有一阵子李白来投靠他,因为他是李白的叔叔,族书吧,李阳冰的篆书在唐代比较著名,在鄂州鄂城江边一块岩石刻下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这个篆刻作品,非常难得,在国内比较稀有。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书法家留下自己作品,这块石头保存至今,碑刻、碑文也还可以看见,所以也是国宝级文物。
从前,这块石头就在江边的一个岩石壁下,荒草丛生,附近是一个停车场,那时江边还比较荒凉,这几年经过规划整饬,修建了道路,维护了江滩,兴建了景点,也有一些仿唐建筑,重新修筑了怡亭,并用玻璃把这个珍贵文物罩了起来,也是江滩一处游览景点。整体就叫做怡亭铭,如果对书法有兴趣,有爱好,可能听说过这个金文、铭刻、石刻。
鄂州有座西山,以前苏轼很喜欢到这里游览,老师喜欢来,所以他的学生黄庭坚也来看看到底有啥好玩的,也是纪念自己的老师,到老师战斗过的地方膜拜。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文学家,和苏轼并称苏黄,明清有的人对其评价很高,有的评价很低,算是两极化。我觉得无论苏轼、黄庭坚其诗歌、词牌总有一些应景、应时、应付、敷衍之作,或者没灵感,或者没状态,或者纯粹是命题作文。但是也有一些佳作,中华文明五千年,作品太多,作家太多,文学家太多,还有个人偏好、喜好问题。现在的作家、作者更多了,文字更多了,谁能说自己每篇都好呢?
黄庭坚的书法也是比较奇崛,比较突兀,追求一种变化,他在鄂州西山写了一个《松风阁序》,这个书法作品,也是国宝级文物,比较著名,真迹在台湾了。但是后人为了纪念黄庭坚,也修建了松风阁,至今还在,是一个园林景观。
张裕钊是清代的翰林,湖北鄂州人,也是曾国藩的幕僚,号称曾门四学士,曾国藩作为清代的名臣,也是号称儒学大家,接近圣人的人,张裕钊跟他混,自然也学到不少东西。起码曾国藩愿意他跟自己混,这恐怕也和曾国藩翰林出身有关,古代的翰林就是皇帝的秘书、文学侍臣,地位还是比较高。明代大学士也就是内阁大臣多半是翰林出身,需要庶吉士,也就是殿试,进士里成绩比较好的,皇帝看着顺眼的,在殿前培养,皇帝身边伺候,顾问。有机会做太子教师,也就是为天子师了,既然能做太子、皇帝的教师,当然也有很大机会做宰相或者高官。
张裕钊没做什么太大的官,但是对于文学、书法比较热爱,也是晚清的书法家,有的人评价很高,他也热衷于教育,在一些书院开课讲学,弟子也很多。有个弟子叫做宫岛咏士,在日本发展他的书法,成为一个流派。所以日本有些人对他很推崇,算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范例。中国有些思想家、书法家在日本确实很被追捧,但是国内相对小众、冷门些。
张裕钊的书法被叫做张体,也影响了一些晚清的书法家,被一些名人推崇、欣赏。
因为这些缘故,所以鄂州也叫做书法之乡。
文|昆德拉传媒万木春文化工作室风间林月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