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理念 > 呼和浩特市出租车运价拟调整nbsp听

呼和浩特市出租车运价拟调整nbsp听

发布时间:2016-12-12 23:23:07   点击数:

  出租车调价方案起步价拟由6元调整为8元

  听证会现场内蒙古晨报记者李峰摄影

  内蒙古晨报   目前,呼市出租车现行运价于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经过近几年运行,逐渐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如:出租车服务定位不明确,居民出行选择交通工具差别化不大,运价偏低,导致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现状。

  听证会上,31名来自机关事业单位、行业、消费者代表就出租车运价调整中的起步价、公里单价、停车等候费、夜间行驶费,拟新增乘客合乘出租车的问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背景:出租车调价方案起步价拟由6元调整为8元

  目前,呼和浩特市有出租汽车公司27家,从事客运出租车行业人员约人。市区共有出租汽车台。

  听证的调价方案为:1.调整起步价:由6元调整为8元(两公里)。2.调整车公里单价:由1.3元/公里调整为1.5元/公里。3.调整停车等候计费标准:由每5分钟1.3元调整为1.5元。4.调整低速运行计费标准:时速低于12公里/小时,时距并计,每运行5分钟计费标准由1.3元调整为1.5元;7时到9时,17时到19时两个高峰期低速等候费,每5分钟由1.3元调整为2元。5.调整夜间行驶费:21时至次日6时,每车公里加收的夜间行驶费由0.1元调整到0.5元。6.调整10公里后计费标准:运行10公里以后计费标准由1.5元/公里调整到2.0元/公里。7.新增合乘计费方式:乘客合乘,各付合乘段路费的60%。8.取消1元燃料附加费。

  方案同时对燃料联动机制进行了调整:天然气价格累积上涨0.6元时,向超过基价公里数的乘客收取1元/人·次的燃料附加费;累计上涨气价变动水平不足0.6元,按照“合理承担车用天然气价格风险,适时疏导气价影响”的原则,燃料附加费标准不作调整。燃料附加费的调整不再召开听证会。

  A.争论点:

  1、调整起步价:由6元调整为8元(两公里)

  出租车行业协会代表:应将起步价调整到9元或10元

  呼和浩特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王振忙认为,出租车起步价从年开始就是6元,到现在已经18年了,这期间人们的工资涨了又涨,调高起步价势在必行。他认为此次,燃油附加费不应该取消,取消后实际起步价涨了1元。如果取消燃油附加费,应该将起步价调整到9元或10元。

  消费者代表:目前还不适合出租车运价调整

  消费者代表王雄认为,目前还不适合出租车运价调整。目前,呼市物价水平没有上涨,居民收入偏低,消费能力不足。而现在也有部分出租车司机担心,出租车运价涨后,打车的人少了,收入反而上不去。

  消费者代表云新民认为,司机不想去的地方,涨价后也不一定愿意去。

  机关代表:运价调整基本适中

  呼市交通局综合运输管理科科长郭全斌认为,运价调整基本是适中的,起步价6元是年开始执行的。此次对起步价和公里单价都做了微调,起步价由6元调整为8元,取消燃油附加费,实际上涨了1元。

  2、调整车公里单价:由1.3元/公里调整为1.5元/公里

  呼市恒昌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朱斌建议是否可以将起租价再提高一些,将每公里租价定在2元比较合适。理由是根据他们对调查报告的重新计算,现在载客每公里平均成本就是1.59元/公里,如果按调价方案1.5元/公里,每行驶1公里自己还要倒贴9分钱。如果按8元起步价,一公里2元调整来同样行驶6公里时的租价是18元,比现行运价也仅仅只增加了4.5元。仅占年呼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05%,这样的调价方式和涨幅不会给乘客增加过重的负担,还可以起到价格杠杆,增加收入的目的。

  3、调整10公里后计费标准:运行10公里以后计费标准由1.5元/公里调整到2.0元/公里

 

  呼市泰利达出租公司驾驶员刘学平说,10公里以后的定价不合理。

  年运价微调前,10公里以后收费是按50%加收空驶费,但年调完价以后,10公里后每公里单价就固定在了1.5元/公里,相当于10公里以后按15.3%加收了空驶费。

  刘学平给大家算一笔账:按现行运价,行驶到9公里时候的价格是16.4元,平均每公里的价格是1.82元。行驶到15公里时候的价格是25.4元,平均每公里的价格就成了1.69元。平均价格比9的时候不涨反降了0.13元,这说明跑得越远亏得就越多。

  因此,建议以“阶梯运价”的方法来设定“空驶费”计费模式。“阶梯运价”的服务对象是有长途用车需求的消费群体,而实施阶梯运价的起始里程为10公里,因此不会对市民消费者在市区的出行成本构成压力。

  在这一方面的争论,大家一致认为,实行阶梯价格比较合理,这样能调动司机跑长途的积极性。

  4、新增合乘计费方式:乘客合乘,各付合乘段路费的60%

  包括于光军研究员、曹瑾鑫教授在内的多人认为,“合乘”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于光军认为,合乘的问题不仅仅是60%的事儿,还有就是合乘未必是鼓励的方向,这一块应该市场化解决。

  出租车司机樊永红建议取消“合乘计费”,理由是出租车的计价器不具备分别计费的功能,所以乘客很容易因为收费的问题和驾驶员产生纠纷,使驾驶员不能很好地为乘客提供服务。也可能造成司机师傅们只选择单人打车的乘客拉载,多人打车的乘客就很难打到车了。

  5、出租车司机收入到底有多少?

  出租车司机的月收入到底有多少?呼市价格成本调查队的结果显示出租车单车年收入合计.05元,而出租车司机自己算出的收入与其完全不符。

  按照各种车辆抽取市区27家公司出租车总数辆的10%即辆为此次运营成本核算样本,全年行驶天数按天计算,运行记录按日均行驶里程.8公里,日均载客行驶里程.1公里,乘载率为71.3%。核算出年行驶里程.58公里,年载客行驶里程为.75公里。平均消耗CNG天然气9.12立方米/百公里,CNG天然气价格3.56元/立方米,日均消耗燃油1.2升,燃油价格7.71元/升。

  单车运营成本费用,车辆折旧费:.36元/车年,行车燃料费.19元/车年,车辆保险费.6元/车年,车辆维修费.64元/车年,轮胎消耗费.41元/车年,各种规费元/车年,上缴公司管理费元/车年,出租车运营权使用费元/车年,更新费用元/车年,其它费用(包括定额营业税及附加以及其他不可预见费).08元/车年,以上单车年运营支出合计.28元/车年(不含驾驶员支出)。应冲减的燃油补贴收入.22元,冲减成品油价格补贴收入后的单车运营定价总成本为.06元。

  出租车运营收入情况:单车年收入合计.05元,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临时燃料附加费收入,成品油价格补贴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元(未包括拼车收入);临时燃料附加费收入.33元,成品油价格补贴收入.22元。

  因此,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以上所列数据,出租车单车年纯收入.99元。如果一辆出租车两班倒,一人年平均收入.元,月平均收入.08元。三班倒,一人年平均收入.66元,月平均收入.06元。

  呼市恒昌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朱斌,不完全同意成本调查队做出的结论和听证方案。

  他自己算了一笔账,车主自己经营:全年总支出.04元,全年收益.01元(含油补、附加费)每日的费用是.47元(按天计算),每人每月收入.7元。大包个人车辆:全年总支出.68元,全年收益.37元(含油补、附加费)每日的费用是.42元,每人每月收入.18元。

  大包公司车辆:全年总支出.6元,全年收益.45元(含油补、附加费)每日的费用是.67元,每人每月收入.81元。

  对此,消费者代表云新民说,她的弟弟就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白天班,每天给车主交元份子钱。对于出租车司机说每月收入多元,她认为跟事实不符。

  B、观点

  1、“不能说要想挣钱就涨价”

  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总觉得现在工作辛苦,挣得钱不够多。在听证会现场一些司机要求提高待遇。对于这一点,呼市市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林白认为待遇的提高不应该仅仅让消费者来买单。

  “如果出租车涨价一定要让消费者埋单的话,就像刚才法制办的同志说的,今年开了听证会要涨价,那么明年不挣钱了,是不是又要开个听证会要求涨价。”林白认为,解决现在出租车的问题,应该从垄断经营和份子钱过高这些根本上解决问题。

  林白觉得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不能说要想挣钱就涨价,应该在公开、竞争、透明的市场里调节,出租车挣钱少不应该都从增加费用着手,也不是挣不到钱就一定要调价。

  2、“市场化的问题不解决,很多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

  自治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光军认为,现在出租车拟调价可能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他觉得,现在出租车的问题很多,包括消费者、政府、出租车司机之间利益博弈,包括整个行业的提高等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

  如果出租车市场化的问题不解决,很多问题也不是那么好解决。所以,于光军认为现在说涨价应该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

  至于说出租车市场化的问题怎么解决,于光军认为,因为涉及到几千出租车车主的利益,包括车租车行业的管理等问题,不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短期内要解决的问题。

  3、政府不能参与过多

  曹瑾鑫认为,本次调价方案没有起到公平分担成本的作用。

  出租车并不是公用交通,也不是公共资源,价格应该让市场来决定,政府只是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所以说在成本分担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参与过多。应该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由驾驶员、消费者共同来承担。

  如果所有的成本都有消费者来承担的话,最终受害的是双方,因为你的价格涨了,但是你的需求肯定降低了,不会有很多人打车,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长期来讲受损的是驾驶员。在调整价格的过程中不应该总从量上进行微调,更多应该采取市场上的变化,比如说采取更大范围、更强的市场化的行为,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C、节点

  1、“份子钱”遭集体声讨

  “份子钱”的问题成为本次听证会集中讨论的对象。大家一直认为,应该调整“份子钱”。

  消费者代表王雄认为,目前出租车司机高峰期间,不出车的原因是频繁修路堵车造成的。而另一个原因是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较高,直接影响了收入水平。政府应该在治标的角度上考虑,降低份子钱,打击黑车和套牌车。

  就“份子钱”一事,林柏认为,不管天然气涨价还是其他运营成本增加,份子钱都是不动的,这一部分没有一点风险,而这一部分的风险由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承担了。

  现在有很多人提出来说司机不好找,其实这里面份子钱起了很大作用。

  “你不好找司机,降低份子钱不就解决了么,这不是说哪个部门制定一个政策就能解决。比如说出个政策,份子钱不能高于多少,不能低于多少,不是这么回事。”于光军认为。

  2、堵车就是一大症结

  在呼市赛罕区创业路附近,每天一到11时30分左右,许多出租车司机便将车停到了东西走向的一条小巷子,随后来到相邻的饭馆吃饭休息。

  临近中午下班时间,正是打车人最多的时候,司机们却在这里“扎堆”休息,这让周围许多市民感到诧异。

  李师傅就是停在这里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告诉记者,在这里休息的,都是为了“躲下班高峰”。根据平日跑车经验,不少司机认为,上下班高峰期,堵车最为严重,这个时间段跑车所挣的钱,基本和燃气、车辆消耗持平或挣得很少,所以结论是,不如干脆停车休息,省的遇到堵车,自己心情烦躁。

  近来天气炎热,堵车也让李师傅时常感到胸闷,身体不舒服,所以也加入了停车的队伍。“出租车赚钱,总归轮子是要动的,堵车停在那里,公里数不增加,就赚不了钱。

  “据我所知,想这样的聚集点还有不少,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李师傅认为,按照呼和浩特市城区的面积来说,现有的5多辆出租车也基本够用,市民所说的打车难问题,大多是在高峰时期,因为好多司机都跑到了在城市外围,不愿进市区拉活,或者是停下车休息吃饭,这样做司机们也是无奈之举。

  3、道路不畅都是闲谈

  “重要路段都在修路,有时候整条街封堵,道路不畅就算给出租车调到10块钱,哪也走不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是一样挣不了钱,市民打不了车,这不是没事说闲话吗?”市民云先生如是说。

  包括中山路在内,堵车情况一直存在,尤其近两年,因地下管网改造,修建地下通道,整个路口通行能力继续下降。包括其他路段在内,每年因修路造成的堵车现象,成为市民、出租车司机最头疼的事情。

  消费者代表王雄认为,目前出租车司机高峰期间,不出车的原因是频繁修路堵车造成的。

  出租车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堵车时,乘客看到等待费用增加,一般都选择结账下车,但司机开空车,被堵在车龙里面,即便有些乘客愿意一直在车上等,比如堵车30分钟,等待时间多挣了9元,可大多司机不愿这样,一是堵车闹心,二是如果在畅通的情况,或许30分钟时间,已经可以跑5、6趟6元钱的活。

  D、场外声音

  1、出租车司机:

调价8元、等车时间加0.2元意义不大

  24年的从业经历,57岁的赵师傅亲身经历了呼和浩特出租车行业的变化。他认为,呼市与全国其他首府相比较,目前6元得起步价确实低,17年都没有改变了。

  “从年5月1日开始,出租车行业逐步正规化和市场化,那时的起步价就定在6元钱,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物价等各方面都在提高,出租车起价也该调整了。”赵师傅说,受各方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出租车行业,司机普遍反映“开出租挣钱少,而付出的辛苦却是双倍的。

  昨日召开的听证会,赵师傅和身边的同行都非常   价格调整高后,打车的人会不会减少?根据自己平日的跑车经验,赵师傅认为,感觉价格高,改变打车想法的人肯定会有,但应该只是少数,大部分打车族“该打还是要打的”。

  赵师傅表示,起步价格增加,按照7时到14时一个班来计算,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肯定会增高,但前提是,行驶的道路要畅通,一旦遇到堵车,还是挣不了多少。“因为对于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就拿以前12元钱的路程来说,道路通畅的情况下,10几分钟就可以挣到,而在堵车时段,虽然挣到14元,但时间可能花费40分钟,还是不划算。

  对于等待时间计费从1.3元增长到1.5元,赵师傅坦言,调整虽然是细微的,但他也很高兴。可天天在路上跑车,每个司机自己心中都有一笔账,根据现在路况计算,等待费提高了0.2元,其实司机挣不到哪去,原因仍是堵车。

  赵师傅说,从长远来看,等待时间计费的增长,还是对司机有好处。“呼市的道路一直在改造,我相信拥堵只是暂时的,也许在几年后,道路就可以更加畅通,出租车也就好跑了。”

  担心调价后份子钱“水涨船高”

  张师傅小包了一辆桑塔纳,从14时到凌晨2时,每天工作12小时左右,月收入多元。

  炎热的天气,正值午后跑车的张师傅神情有些疲惫,不舍得开空调,半袖后背上被汗浸湿一大半。1年前,张师傅一家三口从山西农村老家过来,开始在呼市的打拼。

  他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小饭馆,只从早晨开到中午,月收入多元。可每个月店铺和房子的租金,还有正念小学的儿子学费,加上生活中其它开销,饭馆的收入总是入不敷出。

  “自己没什么文化,但有辛苦!”半年前,为了增加收入,张师傅考了“上岗证”,承包一辆下午班的出租车。与记者交谈时,他坦言,自己早晨5点钟就起来,在厨房给妻子打下手,搭照饭馆的生意,一直到中午,刚歇了半个小时,就出来跑车。“虽然很疲惫,但包车每天要交份子钱,怎么也得把本挣回来吧。”

  在呼和浩特跑出租半年,张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份额钱每天元,燃气费每天多,再加上吃饭、抽烟、车损等杂乱的收费和生活开销,一天下来挣不到元就白干了。

  “挣到元就会好一点,要是天天只挣元的话,没什么意义,那还出来开个什么车?”张师傅说,他从14时接车,一直开到凌晨2时才收工回家,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一般在城市跑,要想挣元,需要在20趟以上,而且不能都是6元,需要大多是16元左右才行。但目前就自己半年的跑车情况来看,每天纯收入,也就在元左右。

  相比一些大包车司机,张师傅感觉自己的压力还要轻一些。“现在呼市城区大多是大包车司机,他们从早晨7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包车,包车费从元到元不等,两个司机,一般都是人停,车不停,一天可以跑到40到50趟,也是最辛苦的,尤其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为了省下一天10元的燃气费,一般都不会开空调。”

  张师傅说,有些司机为了多些收入,一天一个人连轴转,能开18个小时车,他自己也尝试过,但坚持了3天便放弃。“实在太累,一天只休息4、5个小时,挣了钱却不安全,妻子也不同意。”

  说到这次听证会,张师傅也认为起价费用增加是必要的,如果其它费用再合理些就更好了。此外,张师傅最担心的是,份子钱会在这运费调整之后而“水涨船高”。那样,他的运营成本就会增加,但自己真正的收入,仍是未知数。

  拼车或影响出租车运力

  开了10年出租车的尚师傅从7时到14时,每天能拉近30趟左右,平均每个月下来有多收入,头脑灵活的他生意还不错。

  “涨价是帮出租车司机减轻负担,要是其他方面也能多照顾点我们,那我是很高兴的。”尚师傅说到“拼车”的改变,一副不合作的样子,说现在他跑车,全靠灵活拼车才能增加收入。虽然规定是不允许的,但好多时候没有办法,而且司机们多数都在这样做。

  “如果拼车规定乘客对半承担运费,那司机肯定都不愿去让乘客拼车了,不仅耽误时间,钱还挣的一样,这样反而影响了出租车的运力。”

  对于自己的工作,尚师傅最大的感受是影响健康。他说,跑得年长的司机,颈椎、腰椎、前列腺疾病太多了,他认识的一名女司机,今年也就40岁,跑了七八年车,就是因为平常跑车劳累,又不注意身体,患上高血压,有一天突发脑溢血,如今瘫痪在家中。

  “每个出租车司机身体都有职业病。”尚师傅告诉记者,颈椎病、脊椎病、胃病、前列腺炎、高血压等,都是司机们的常见病,他们长期坐着,缺少运动,又熬夜,身体素质都不好。

  但这份工作于他们而言是不容易的。调价与否,他认为,似乎不会对出租车行业整体产生太大的影响。

  市民声音:

  出租车收入已经很高了

  提起出租车调价这事,市民曹一仆义愤填膺。

   他虽然对这行业的“底”不是特别明了,但他认为“明眼人都能看得到”。

  7月31日傍晚,呼市天气的“风云突变”为交通出行带来极大困难。伴随着风沙与狂雨的侵袭,曹一仆和众多市民在海亮路口伸手试图赶紧拦一辆出租车。

  十几分钟后,曹拦住一辆已经坐了三名乘客的出租车。拼车,没办法,在这种天气下这是无奈的选择。从海亮广场到桥华世纪村,这一路上连堵车带行车困难一共走了1个多小时。一路上,乘客上上下下,不断有人乘车。等到了桥华世纪村,曹下车,他粗略计算,连自己的打车费在内,这一路司机收了45元。

  “他们每月至少挣五六千元,现在普通上班族挣多少钱?”曹认为,虽然路堵,不好跑,但司机拼车挣的双份钱足以弥补。

  现在在调价,“有没有想过市民的感受?”曹一仆质疑。

  不应算在消费者头上

  要说出租车的“不作为”,市民赵女士可以说一上午。拼车还要看人,有行李不拉,高峰期打不上车。但她认为这些种种现象的滋生是因为呼市出租车行业没有一个规范的、透明的、有序的市场环境。

  比如说调价,你调价可以,但调价后市民能不能享受到另一种服务?我们能不能不被动地拼车?能不能保障拥堵的地方不拒载,距离远的地方不拒载?这些事情谁来保证?

  赵女士认为,出租车没有市场化,又不是政府主导的公共交通。但涨价的时候由政府来主导,服务的时候又不能保障。既然这样,不如将出租车行业市场化,让市场来决定其价格,让市场来保障其服务质量。

  现在的情况是,出租车司机觉得自己很辛苦,挣得少了,然后要调价,然后由我们消费者来增加他们的收入。赵女士认为,这样很不合理,很难让人理解。









































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ln/501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