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胡军)今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从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研究队获悉,最近辽上京考古发掘又有了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研究队,对辽上京皇宫的南门遗址进行了发掘,考古工作揭露出的宫城南门是近年来中国古代都城保存比较好的城门之一,通过对宫城南门的发掘,再次佐证了辽上京从营建之初就是以东向为尊的。
据在现场发掘的工作人员介绍,宫城南门地层埋藏近4米深,经过四个月的考古发掘,现在已经基本完整的揭露了宫城南门的形制和结构,宫城南门由城门门道、两侧墩台和登临城门楼的马道三部分组成。马道是一个长斜坡缓坡的通道,它的作用就是让人或马可以登临到城楼上面,这个做法和大部分中原的城门的做法也是相似的。
包砖底部还做了一圈包石作为基础,包石上面有白灰浆,白灰浆上面还有一层一层的包砖,灰浆和包砖每层之间都有一个错缝,最终会形成一个精致的墩台外立面,这种做法叫露龈造,这些都充分说明当时的营建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水平。考古发掘发现左右两个门线时,它的形制不一样,这个门线是有两个豁口,这可能是为了过车而特意凿出来的,从豁口宽度也可以判断这个车的轴距。
辽上京宫城南门是一个门道,这与宫城东门三个门道是有一个等级差异的,现在考古发掘已经清理到宫城南门的原始地面,在这个城门之上还有很多金代道路,城门两侧还有一些金代民居,宫城之内还发掘出了一处金代的陶窑,辽上京废弃之后,金代人还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
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介绍,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为辽上京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包括辽上京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很科学的考古的实物依据,为进行下一步遗址的保护和展示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内蒙古晨报感谢你的阅读
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