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素英(口述)
英文名:Elyse
中文名:柳素英
国籍:美国
职业:话剧导演、演员、主持人
梦想:希望能在北京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排出更多好的话剧,实现我的艺术梦想。
阴差阳错来到北京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做外交官,因此学了阿拉伯语,本来计划大学期间去埃及留学,却因为一次恐怖袭击事件被临时取消。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参加了到中国留学的面试,竟然通过了,就这样阴差阳错来到北京。
第一次到北京时正值元宵节,刚刚下过雪,走在街上能看到很多漂亮独特的花灯,很有中国特色。我的中国情结就是这样萌发的。
那时候的北京街道没有现在这么宽,城里也不像现在这么热闹繁华,但是那些安静古朴的四合院和胡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深深吸引了我。
我们3个外国人在鼓楼附近租了一个四合院,站在院里能看到钟楼和鼓楼,就是上厕所不方便,总有大妈盯着我看。要洗澡的话,得和朋友约好之后去她家洗。
刚来时我到外面跑步,一回家就咳出黑色的痰,可能是那时住的房间里烧煤的缘故。前几天北京持续雾霾,我正好从泰国出差回来,刚到北京就病倒了。我妈妈在美国看到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报道,催我回美国。可是,爱一个城市就像爱一个男人,即使他有很多缺点,你还是不愿意离开。
与两个中国男友都分手
刚来北京时,我交过两个男朋友,一个北京人,一个内蒙古人,但最后都分手了。主要是不习惯彼此的爱情交往方式。
内蒙古男孩觉得我不够关心和体贴他,出门在外从来不过问他在干什么、和谁在一起。而我认为,爱一个人就应该给他充分的个人空间和自由,所以才不过问。
对于那两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我觉得归根结底是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
在我们的观念里,如果男女双方刚认识不久或只交往一两次时,对对方尚且不了解,他们各自是可以和其他异性朋友约会的,但前提是要彼此公开且两人还未结婚,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个性最合拍的人。可是一旦结婚了,就要以家庭为核心,下班后和周末要与家人共度,而不是独自出去应酬。我看到有些中国人却刚好相反,恋爱时彼此绑定、整天腻在一起,结婚后丈夫经常以加班或应酬的名义,每天都很晚才回家,很少会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此外,我认为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很残忍的。
在中国搞话剧的苦和甜
初到北京时,我在美国驻中国使馆工作,见缝插针地创作和排演了一些话剧,多以中西文化对撞为主线。我通过搞话剧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式,开始只在艺术区做地下话剧,后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于是我干脆辞职,于年创办了“顽皮猴子戏剧社”,在这里我既是导演、编剧,又是演员。我甚至怂恿在美国的弟弟也来北京做话剧。
但在中国搞话剧也有痛苦的一面。我个人觉得,中国的一些实验话剧不太好看,看了一个就不想再看第二个了。最可怕的一点是,导演忘了观众,他只在 在美国如果要做一个话剧,至少要提前1年开始订剧场,并且正式上演后要持续演出最少6个星期,因为话剧是活的东西,而不是死的东西,它需要培养观众来接受自己。在中国哪里允许一个话剧连续演6个星期呢?单是场租就承受不了,纽约的场租则相对便宜很多。
我的奶奶是美国百老汇的歌舞剧演员,我受她的影响很深,小时候在家里她经常会教我一些歌曲和舞蹈。美国大部分演员都可以兼具唱、跳、演,中国则分得比较清楚,话剧演员一般都不会唱歌和跳舞,没有很优秀的歌舞剧演员。歌舞剧是美国的经典舞台艺术,就像中国的京剧一样,底蕴丰厚,演员基本功扎实。而我觉得很多中国人常常把他们最大的宝贝京剧给忘了。
从不喜欢到被吸引
我现在是中国戏曲学院一名研三的学生,主修戏曲。我对戏曲开始感兴趣源自4年前参加的一个活动,是讨论中国现代舞台艺术的,当时我比较“大嘴”,有人提起京剧的时候,我就说京剧特别难看,也没什么意思,哼哼唧唧不知道在唱什么。
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听到后就对我说,那是因为我看不懂。之后她亲自带我去看了一场京剧好像是《赵氏孤儿》。每次出场她都给我详细介绍,因为我有很多东西看不懂。
从那之后,我就开始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觉得这才是中国舞台艺术最大的宝贝。
30出头才开始学京剧
学戏时我从来不怕丢脸,有什么想法都直接说出来,如果你能用好的理由说服我,我会很乐意接受并认错。
我的同班同学都是从小就练唱念做打这些基本功的,而我开始学京剧时已经30出头了,如果不是有几个老师特别鼓励我,我坚持不到现在。
好在我有一点儿跳芭蕾舞的底子,所以学习京剧时看上去不是很差。芭蕾舞非常柔软,手势优美,好像在表示欢迎你;京剧里的舞蹈是硬而有力的,手势也有一种防备的感觉,真的太不一样了。
我们上课时有点儿像在部队里训练军人,我在班里是年龄最大的,学习动作时常受伤,有时伤了脖子,有时扭了腰,真的很痛苦。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说学习京剧要从娃娃抓起了。
渴望在这里实现艺术梦
我在中国这么多年,有时候仍然听不明白一些北京人话里的意思,像人家明明想说的意思是“NO”,我却常常以为是“YES”,我管那些叫漂亮的“废话”,就是说话不直说而总绕着弯儿说。但这一点儿不妨碍我热爱北京。
北京最大的魅力在于,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同时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有太多不同的人汇聚在这里,这些人每天创造出新奇,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并且得到了善意的回报。
我现在是导演、编剧、演员,也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外看点》栏目的主持人。我喜欢交流,享受被注视,也热爱看人。我希望能在北京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实现我的艺术梦想。
(晨报记者王文韦)
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皮肤病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