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钟皓
●本期地点:长葛市、林州市
●故事来源:《后汉书·钟皓列传》
●故事典故:至德可师
汉末,荀淑、韩韶、钟皓、陈寔被称为“颍川四长”。名士李膺曾评说荀淑、钟皓他的这两位老师:“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大事记公元年蔡伦将造出的第一张纸献给汉和帝。汉和帝将造纸方法颁布天下。许昌连发大水,庄稼严重受损。五就州招,九膺台辅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今长葛市)人。钟家是长社的大姓家族,世代以擅长刑律著称。钟皓年少时以诚信而受人称赞。官府接连要征召他当官,因为钟皓的两个哥哥都还没有当官,他就躲到密县山中教导学生。由于他博学多才,听他讲学的学生有0多人。同郡人陈寔年龄比钟皓小很多,但钟皓仍然把他当成忘年交。钟皓原来是郡里的功曹,适逢被迁至司徒府任职。
临行前,太守问他:“谁可代卿者?”钟皓说:“你真要挑选人才,西门亭长陈寔能够胜任。”陈寔听说后说道:“钟君似不察人,不知何独识我?”太守听从钟皓的建议,将年轻的陈寔升迁为功曹。开始人们怀疑钟皓的眼力,举荐这么年轻的陈寔似乎有些失察,但不久陈寔以其真才实学使得“天下服其德”,于是人们更佩服钟皓了。钟皓在历史上获得“五就州招”、“九膺台辅”的美誉。每当钟皓在中央辞职,州郡就招他做官,这样的经历共有五次。而钟皓在州郡为官的所作所为受到朝野好评,朝廷就再次征招钟皓,先后九次出任三司的属官。
………………………………
林虑懿德,至德可师河南安阳林州西部有座林虑山,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林虑山的悬崖峭壁中,因此林州古时亦称林虑。钟皓在林虑长(相当于县令)的位置上干了很长时间,并留下了“林虑懿德”的官声。林虑山里有一伙豪强,为首的叫翟永。大将军梁冀因建庄园占了他们的田地,翟永被逼无奈,只得上山造反。翟永刚武有力,一次曾掠孙某为人质,扬言不用钱财赎人就要将孙某撕票。钟皓听说此事后,就单独一人去找翟永,说:“孙某家中无力承担这笔钱财,我是林虑长,你们把孙某放走,我替孙某作人质,如果得不到钱财,你们就把我杀死好了。”翟永等很受感动,不仅放了钟皓,还放了孙某,并向钟皓赔罪。钟皓对翟永说:“你们这样下去,官兵会来剿灭你们,你们怎么能抗住朝廷的大军呢?最后必将落个家破人亡的结果。你们被大将军逼得无路可走,但我是这里的林虑长,如果你们能改邪归正,我不但不追究你们以前的过错,还可以给你们土地、耕牛、种子和生活用品,使你们能安心生活。”在钟皓的安排下,翟永等不仅成了安分的百姓,还为林虑地方的安定作出了贡献。钟皓学习西汉景帝末期“文翁治蜀”的办法,在林虑大兴官学。凡入学弟子可以不服徭役,学习成绩好的就安排到县里任乡、亭级官吏或上报州郡任用。一时林虑学风大盛。再加上“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等政策的施行,使钟皓博得了良吏的称誉。当时杜乔任中央大吏,也很推赏钟皓的作为。当杜乔被害后,钟皓主持在林虑安葬了李固、杜乔。后来,钟皓因受不了新来郡守的排挤,就主动上表辞职了。………………………………
明哲保身,辞官归里钟皓是中国历史上明哲保身的鼻祖。他当林虑长,因李固、杜乔被大将军梁冀害死而决定辞职。有人挽留他,他说:“吾之辞,于民无害,于己有益,胡不辞?”钟皓的侄儿钟瑾处处以钟皓为榜样,以忠厚老实为人称赞,他与李膺齐名。李膺曾说他:“孟子说,没有是非之心的人不能算个人,你怎么不向孟子学习呢?”
钟瑾拿这话去问钟皓,钟皓说:“春秋时齐国大夫国武子喜欢当面说别人的缺点,以致使人怨恨他。做坏事到一定程度就会败露,当没有败露前你说人家,他们就会恨你。所以你自己只要不做坏事,才能保住自身、顾全家庭。”从林虑回到许昌,钟皓再不出去做官。他沉湎于教育子孙和琴棋书画,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于69岁安然去世。他的孙子钟繇是他亲自教导的,后来官做到太傅,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大师。(许昌晨报记者邓雷)
轺车出行画像砖(东汉)长46厘米、宽19.5厘米,是中型不空心阳线刻汉代画像砖。画面为一轺车过阙门。左侧一轺车奔驰而来,置华盖,乘二人,前为驭者,后为乘者。阙门为双重檐,门前有执戟门吏迎候。画面上方有七只朱雀飞来相迎,名为有凤来仪。画面右侧为一大宅,门上有人面铺首,造型夸张。宅右有一株常青树。此画像砖造型生动写实,反映了汉代达官贵人的生活方式。此砖现为许昌民间收藏。欢迎转发分享!转载须注明来源:许昌晨报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