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

您现在的位置: 松风 > 松风做法 > 实现不了目标怎么办苏轼那就半途而废梦瞻

实现不了目标怎么办苏轼那就半途而废梦瞻

发布时间:2025/2/10 15:40:15   点击数:
文/梦瞻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步入职场,甚至面对整个人生,我们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目标。但“目标”这个东西,有时候会带来动力,有时候会带来焦虑。当你设定了目标,坚定不移地奋力前行后,却又不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会不会被沮丧、疲乏、焦虑所笼罩,整个人都不好了?苏轼塑像

01苏轼游松风亭

公元年,宋哲宗亲政,大文豪苏轼被贬到了今天的广东惠州。有一天,苏轼准备到东江南岸的松风亭游玩。但还没到达目的地,苏轼早已疲惫不堪。望着高处的松风亭,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游松风亭》这篇游记。《记游松风亭》原文

02记游松风亭

苏轼在文中说:自己曾经居住在惠州嘉祐寺,本想信步游览,慢慢走到松风亭。谁知走到一半,便觉得腿酸脚麻,非常想找个地方休息。眼看着高处的松风亭,苏轼心想:还有这么高、这么远的距离,我要什么时候才能爬上去啊?就这样想了一会儿,苏轼突然顿悟:为什么一定要去松风亭休息呢?在这半山腰难道就不能休息吗?于是苏轼就像鱼钩上的鱼儿得到解脱一样,一下子释怀了。苏轼想:在打仗的时候,前进杀敌是死,退后逃跑也是死。但如果士兵们领悟到了随遇而安的道理,也一样能放下顾虑,得到休息。苏轼曾居住的嘉祐寺

03目标带来的焦虑

目标带来的焦虑想必都绑架过每一个人,就像苏轼说的那样: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自己不是没有向着目标进发,只是经过一番劈荆斩棘之后,眼看目标尚在云端,仿佛不能达成,谁不会急躁又无力呢?这种郁闷的心情,最终会导致三个后果:第一,化悲愤为动力,继续向着目标前进;第二,停留在半山腰,欣赏当下的风景;第三,就此返回,放弃目标。苏轼画像

04苏轼的选择

苏轼选择的路,便是第二条——停在半山腰休息。在苏轼看来,目的地固然重要,但设立目标的初衷并不是要给自己套上紧箍咒,让人焦虑不安。当你的目标不能再激励你昂扬前进,反而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还不如放下目标,着眼于现实。苏轼把松风亭作为目标,在前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独一无二的光彩,但走到一半才发现,这个目的地已经不再令人欢愉,反而是画地为牢,成了自己给自己的限制。苏轼突然觉得:学会放弃目标、摒弃羁绊,才是幸福、洒脱、自在。苏轼曾想游览的松风亭

05放弃还是坚持,这是一个问题

苏轼的这个看法,其实有正反两面的意义。苏轼被贬到一无所有的惠州,心中即使还有远大的抱负,却没有施展之处。既然如此,不如挣脱既定目标的限制,随遇而安,轻松地坐下来,感知当下的自由自在。这是一种豁达。而从反面来说,苏轼的看法可以说是随波逐流。原本已经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却由于中途的辛苦、疲惫而放弃,这是一种半途而废。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向现实低头、被生活打败。苏轼雕像其实苏轼的这个经历对今天的我们也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常常会给自己设下种种目标:一个月瘦20斤、半年内走进公司管理层、一年内收入翻番……定下这样那样的目标很容易,真正实现起来却发现很难:美食诱惑太多而运动太累、竞争对手太强大、市场环境不好导致收入不升反降……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不得不向苏轼一样做出抉择:是坚持目标,还是放弃目标?要么乐于实现,要么彻底放下。你不妨花一分钟的时间,回首过去的这几年,自己是如何选择的?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td/157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