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柴志彬
交管部门通过本报呼吁广大市民:“中国式过马路”是一个不文明的、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单靠一个部门恐怕难以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协作配合,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树立文明交通意识,营造和谐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近段时间,全国多个城市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不文明行为进行重点治理,由于市民素质参差不齐,文明交通意识不高,加之效仿和法不责众的心理,促使不文明交通行为频频出现
昨日,记者走向街头采访,很多市民表示,其实本知道自己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可是每次停在斑马线前,看见其他行人凑够“一拨儿”经过时,碍于面子也不得不“被闯红灯”了市民孟先生说:“看内蒙古晨报包头版到别人闯红灯没事,自己也就抱着侥幸心理跟着闯”
据了解,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各地频出新招儿,有罚款的、有穿“绿马甲”站岗半小时维持交通秩序的如何告别“中国式过马路”?记者咨询了通辽交管部门据交管部门负责人说:“交管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现在通辽市对不文明的过马路行为主要是以劝导为主,暂不会有处罚措施同时也组织了很多交通志愿者在十字路口站岗,时刻提醒广大市民要遵守交通规则今后,还将长期对不文明的道路交通行为进行整治,逐步消除诸如“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