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近两周好图+编辑点评”来啦!赏好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小编带您新临人民日报夜班现场,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
旅游奔腾牧民增收图为9月26日,摄影爱好者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天太永村萨岭河拍摄马踏水花景观。
近年来,当地利用塞罕坝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助力当地牧民增收。
王稳锁摄
刊于《人民日报》.9.28第2版
撞色搭配,动静结合,详略得当,对角构图——这是一张令人舒适的照片。原片是横幅,由于版面有限,左右均有裁剪,使得画面更为集中。作为新闻图片,它没有止步于美感,还传递出当地开发独特旅游资源助民增收的努力。
——要闻二版蒋雪婕
大柱山隧道的“顶梁柱”图为中铁一局的工人给大柱山隧道泄水。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与澜沧江十字交会的大瑞铁路(大理至瑞丽)正在紧张施工,计划年底全线通车。届时,沿线的保山、龙陵、漾濞等县市将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牛荣健摄
刊于《人民日报》.9.29第19版
画面具备张力,拍摄者在黑暗中巧妙用光,通过仰拍的视角,既拍摄了涌水倾盆而下的画面,也精准抓住了工人们协作奋战的场景,同时展现了横断山脉地质条件复杂。图片通过紧凑构图,展现了修建隧道过程中的艰难与紧张。——党建周刊江琳
重大工程建设正酣
图为9月20日,铺轨机在川藏铁路拉林段控制性工程——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上进行作业。当前,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铁路、公路、机场、水利、能源等领域,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建设者们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抓好在建和开工项目,加大施工组织力度,严格管控工程质量安全,为重大工程项目不断取得进展提供保障。
鲜敢丁庆滨摄影报道
刊于《人民日报》.9.30第10版
图片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桥梁结构,画面极具线条感,垂直线条与水平线条相结合,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延展性,使画面更为丰满,而且具有视觉冲击力,重大工程建设的恢弘气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要闻七版郭玥
书中自有桃花源图为10月2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桃花源图书馆,读者在阅读。
今年“十一”假期,各地景区迎来旅游热潮的同时,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活动空间也在“升温”。去博物馆看展、逛公园赏花、进剧院看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足便捷的公共服务,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求知求美,享受美好假日。
蒋克青摄
刊于《人民日报》.10.3第4版
乍看,一大片灿烂饱满的金黄色扑面而来,细看,原来是黄金周,大家来图书馆探探书中“黄金屋”,好一片幸福融融。利用反光镜面,照片形成了上下对称的布局,书籍铺满整个画面,如同浩瀚无边的书海,好一股书香浓浓。
——文化版刘静文
颗粒归仓图为国庆来临之际,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利用晴好天气,发挥大机械优势抢收粮食,确保颗粒归仓。国徽摄
刊于《人民日报》.10.4第1版
收获是秋天的主题,绿色是希望的象征。在广袤的土地上,绿色的农机列队前行,在金色的背景板上绘就一幅丰收画卷。笔直的田垄与楔形的队列,拉伸了视线更聚焦了视觉,给人以更强的观感冲击。
——经济版白之羽
国泰民安欢度国庆图为10月5日,小朋友在甘肃张掖锦华书城里读书。新潮与传统交融、休闲与充电结合。连日来,各地推出丰富多彩、创意无限的过节方式,为这个长假增添了亮色。王将摄
刊于《人民日报》.10.6第1版
明亮温暖的灯光,齐整排列的书架,书香袅袅,时光氤氲,孩子们专注地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消磨假期的悠悠时光。经过剪裁的照片突出了三个人物,屋顶的镜子占据了近1/3画面,镜中景象如水波流动,烘托出墨韵悠长的意境。
——经济版李晓晴
骑上牦牛去巡边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的巡边队队员正在巡逻。巡边队共40名队员,由于当地海拔高、山地多、地势险峻且边境线长,队员们选择骑牦牛执行巡逻任务。张武军王伟摄影报道
刊于《人民日报》.10.7第4版
在平均海拔米的山脊线上巡边,骑牦牛是这支几乎全部由维吾尔族民兵组成的巡逻队执行任务的最好方式。照片采用航拍视角,在雪山的背景衬托下,小伙子们在山川中行走,他们的形象也显得伟岸、高大。
——文化版刘静文
有序返程图为10月8日,车辆行驶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盘山公路上。当日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各地各部门加强运输组织,强化安全保障,努力为旅客返程创造良好出行环境。刘振军摄
刊于《人民日报》.10.9第4版
照片形式对比突出,色彩亮丽和谐。视角独特,近处S形的盘山公路、远方笔直的跨山大桥镶嵌在翠绿的林海中,一体呈现。正是凭借着这样既顺应自然又改造自然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才有了如今的有序返程。好照片不仅有意思,更有深意。——要闻四版陈亚楠
“彩虹”成网红图为10月8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风光旖旎,一艘渔船伴着晨曦从唐岛湾彩虹桥下穿过,水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近年来,当地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成唐岛湾彩虹桥,成为市民休闲和健身的“网红打卡地”。韩加君摄
刊于《人民日报》.10.10第2版
摄影是光影的技巧,更是选择的艺术。贴近水面的视角和对“黄金时刻”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摄影者的专业水准和专业态度。唐岛湾彩虹桥的静、硬、彩与小船行经水面漾起涟漪的动、软、灰对比突出,两相对照、美美与共。
——要闻四版陈亚楠
秋日晴晒竹忙图为10月10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河墩村,村民抢抓秋季晴好天气,晾晒毛竹条。近年来,会昌县依托贫困村4万余亩毛竹的生态资源优势,形成毛竹种植、加工、晾晒和销售产业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贫困户务工收入渠道。
朱海鹏摄
刊于《人民日报》.10.11第4版
下围棋,一片子至少留有两个气孔才是活棋;摄影也有类似的规律。展现晾晒毛竹的场景时,摄影者没有选择全屏铺满,而是巧妙留白。虚与实的分野,既是对劳动的过程性展现,也是摄影者的引导,使观者的视觉重心与中心主题集中在劳动者本身。图片的美,就在于那种不多不少的“刚刚好”。——要闻四版陈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