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融媒网讯:乌海市十中教师柏玉霞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她扎根于一线教师岗位,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在乌海市教育界硕果累累——她作为班主任所带的教师团队两次培养出乌海市状元,年理科状元王森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录取。今年高考即将临近,老师们都在带领学生作抓紧时间复习,莘莘学子们都在鼓足劲儿作最后的冲刺,倒计时14天之际,记者对柏玉霞老师进行了电话采访。
柏玉霞第一次登上讲台时,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神,就暗暗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教好书。她秉持着勤勉努力、谦虚谨慎的态度,当教学上遇到问题时虚心请教同事;当教研上出现疑惑时及时请前辈指点迷津。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她脱颖而出,多次承担公开课、示范课,受到南京专家、自治区教研员的高度评价;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各类业务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业内同行的认可。她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所带的班级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班集体”,教学比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偏科学生居然喜欢上了语文课
柏玉霞带文科班时课堂活跃,上课效果特别好,很多独到想法都能很好地实现。后来改带理科生,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把语文放在心上,总是临时抱佛脚。
针对这种情况,柏玉霞从调动学生兴趣入手。规划了“一二三”的课前目标:高一课前目标是“我爱记成语”,让学生们上台讲成语,从成语故事到它的使用;高二是“我爱记诗词”,从名家精彩知多少,到名篇我来讲;高三是让学生介绍新闻旧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每学期期末都有激烈而有趣的擂台赛。这三年的“精彩三分钟”,学生一年一个台阶,由最初的“要我讲”到最后争先恐后地“我要讲”,由三分钟到五分钟、十分钟,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尤其高三时学生学习特别紧张,但学生们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是一种放松和享受。为了做好课前演讲,学生们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搜集资料,交流心得,制作精美的PPT,甚至有些内容还配了简单的道具。学生们了解了二战著名海战、黑洞、薛定谔的猫是什么、史记人物知多少等等,班里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全年级学生都以课后打听老师课上说了什么为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主动参与、乐于了解,学生不再无话可说无词可用,不再笔下干涩思路枯竭。年疫情来袭,网上授课历时两个月,老师们都担心教学效果不好。柏玉霞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教授学生用评点法学习这篇文章,她精心准备了脂砚斋的评语、蒋勋的评价、白先勇的细说、刘心武的观点、周汝昌的分析,家长和学生们都早早等在屏幕前聆听精彩讲解。学生们有感而发妙语连珠,四五个学生抢着发言。通过这一课掀起了追书热,从课本延伸入著作,学生进行了金陵十二钗的研究、红楼诗词的赏析,学生们走近了经典,爱上了经典,爱上了网上的语文课,在学校进行的“最美空中课堂教师”评选中,柏玉霞老师以高票当选。
柏玉霞认为教无定法,有时自己声情并茂讲解,有时学生互相研讨智慧碰撞,有时师生交流合作,有时带着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总有意犹未尽之感。由于教学有方,她所带的学生年参加自治区级朗诵比赛获三等奖,受到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年参加乌海市“汉字听写大会”获一等奖;年参加小作家作文比赛获自治区一等奖;语文成绩在乌海市统考和高考中多年多次名列前茅,所带学生取得了分的好成绩。
用对方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个一灵魂。”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作出示范,用心栽培,等待一树一树花开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用心,需要激情,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懈努力。
柏玉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年文理分科前,有人提醒柏玉霞年级最棘手的一个男生要学文科了,让她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这个男生学习成绩不错,但经常不交作业,经常在课堂上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老师下不了台,在学校走廊里大声给喜欢的女生念情诗,给学校提意见……因为他另类的做法,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和他交往,老师们也避之不及。
分班后,这个学生果然到了柏玉霞班里。柏玉霞明白一味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他解决不了问题,扭转需要不断寻找契机。对这样有个性的男生,柏玉霞有自己的杀手锏,首先用每一堂精彩的课“镇”住他,在授课中暗暗观察这个男生。柏玉霞发现他阅读面很广,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质疑,他认为一些不必要的任务不屑于完成,不注意表达方式。她了解到他特别喜欢研究庄子就特意给他表现的机会。男生背诵了很多《庄子》名篇,又旁征博引讲了对庄子的认识,洋洋洒洒用了近一节课时间。柏玉霞没有打断他,听到精彩之处还带头鼓掌,多年后这个男生还记得柏玉霞的课后表扬。从此这个男生表情不再桀骜不驯,柏玉霞发现他个性的背后是心理上渴望被尊重。
恢复他的自尊心以后,接下来还要让他知道扬长避短,才会让他变得更好。柏玉霞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时,经常会看似“无意识”的让他作为小组代表发言。听多了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他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自己也有很多不足,让他体会尊重他人互相合作的喜悦。慢慢地他不再看不起人,也不再故意为难老师,但偶尔还是会犯错误。柏玉霞知道他的个性,和他谈心时不会长篇大论,而是找到关键点三言两语加以引导,让他自己领悟。有时甚至不告诉他怎么做,而是示范给他看。爱心和耐心使男生时有反复,但最终却改变了,高三时被同学们推荐为语文课代表,高考时考入了理想的学府,毕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律师。
跨越十八岁走向新人生
柏玉霞给历界高三学生庆贺18岁生日成为每一位学生最美好的回忆。生日上有她特意准备的蛋糕、音乐,有各科任教师精心的祝福语,还有同学们彼此赠送的手工小礼物。在充满仪式感的生日宴上,学生们从内心真正跨越了十八岁,从此走向新人生。小小庆贺虽不轰轰烈烈感天动地,但想起来都是满满的感动。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柏玉霞始终做到教好书,育好人,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人生引路人。由于她工作突出,年获得“乌海市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她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时获得了阵阵掌声,她的个人事迹被《乌海日报》《乌海电视台》《内蒙晨报》“乌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