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建设与中国心理学的未来
舒跃育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云亭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年第3期
重要说明:为推动心理学中国学派的诞生和发展,我们在此转发了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云亭教授舒跃育先生的重要文章“学派建设与中国心理学的未来”。该文公开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年第3期。在文尾,我们配发了按照总理“揭榜挂帅”指导思想和有关的社会现实需求,我们正在积极创建的心理学中国学派的情况介绍。就此,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有关方面及时指正,我们会立刻进行改正失误等。
摘要:经过近百年的历程,中国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令人不解的是,中国有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机构,却没有形成一个心理学学派;有众多的心理学家,却没有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心理学大师。这种“有山头、没学派”的现状折射出中国心理学缺乏学科发展的独立性,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心理学缺乏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只有结合本土文化,建构本土理论体系进而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学学派,才是让本学科在国际赢得尊重的关键。从中外心理学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对西方心理学的反思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来看,当前已经具备了建立中国心理学学派的条件。
一、繁荣下的悖论:有山头、没学派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不可谓不繁荣: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我国拥有20余个心理学博士授予单位,每年招收心理学博士生数百人;个硕士授予单位,每年招收心理学硕士生数千人;余个心理学系,每年招收心理学本科生数万人。其次,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对心理学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年,科技部将心理学确定为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此外,还有部分单位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学科建设平台。心理学工作者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资助也逐年增多。
再次,国内学术交流更加频繁。目前我国有心理学专业重要学术期刊十余种,论文和学术专著的发表数量正在逐年增多。国家级的心理学会有两个,各种省级心理学会数十个。在专业学会的带动下,国内学术交流频繁。自21世纪初起,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的参会者就超过人(最多曾经超过0人),每年各级各类心理学的会议能有如此多的参会者,令其他学科的学者惊叹不已。与此同时,我国心理学的国际地位逐年上升。年,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国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