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兰、孙海芹姐妹从包头赶到呼市
为赶时间、邢喜源没来得及换工衣
坐飞机从锡林浩特赶来献血的岳延凯中新网/图
最新进展:26日10时30分,记者致电产妇李娜的丈夫宋常胜得知,李娜目前已恢复意识,可以听懂别人与她说话,身体多处脏器有所恢复。可是因为连接着呼吸机,李娜目前还无法说话。接下来,李娜将继续做血液透析,并接受ml全血输血。
内蒙古晨报
本报对此事报道后,得到众多读者 ICU病房外的等待
11月24日晚上,产妇李娜在内医院接受完子宫摘除手术后,随即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并进行血液透析。
李娜的母亲、父亲、丈夫焦急地等在病房外,期盼李娜好转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针对李娜产后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医生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大胆采用异型血在患者血色素低的情况下实施手术,为抢救病人的生命争取了时间。这样的输血抢救法,在国际上有先例,在我区尤其是产科抢救病人还是首例。
11月25日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内医院重症监护区时,李娜的母亲、父亲及亲友席地坐在病房外的走廊上,面容里透出沧桑和憔悴。
李娜的丈夫宋常胜更是时不时在走廊里踱步,情绪焦急。
看到记者到来,李娜的母亲拉着记者与她同坐地上,向记者讲述着李娜的病情。
“李娜从小到大身体素质都很好,很少看病吃药。如今因为产后大出血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浮肿。我从小拉扯大的女儿,她可一定得挺过来啊。”
在与记者聊天过程中,李娜的母亲得知还有热心人从包头和锡林浩特赶来为李娜献血,感动得热泪盈眶。
“到了危急时刻,还是好心人多。”一直寡言的李娜的父亲听说有热心人士从其他城市赶来为女儿献血,激动地说道。
一同在病房外陪伴李娜的还有李娜的大姨及亲友,大家一边安慰李娜的母亲,一边焦急地观察着重症监护室的门,等待大夫出来告知最新情况。
在记者与李娜亲属在重症监护室外等待3小时后的14时25分许,重症监护室一直关闭的门打开了,亲属们立即从地上站起向门口聚拢,但大夫只将李娜的丈夫宋常胜叫进了监护室内。这让焦急等待的亲属们心都揪了起来。
大约25分钟之后,宋常胜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向大家转述李娜的病情。
“做完手术后,再做血液透析。目前部分器官比术前有所好转。”听到宋常胜的转述,大家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记者向宋常胜了解得知,他与李娜相恋8年后结婚,结婚4年后才生下了儿子。现在,他只希望李娜能挺过去,家里的儿子还等待着自己的妈妈。
多地献血者爱心汇聚
11月25日16时30分许,记者赶到内蒙古血液中心时,检验科工作人员正在对当日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据检测科方科长介绍,他们从24日白天一直加班至25日凌晨。
记者向内蒙古血液中心保障科科长胡泽文了解得知,从25日8时至16时,前来献血的9人当中,只有4人血型符合AB型RH阴性血,共献血ml。
17时25分许,记者联系到了献血者孙海芹时,她正与姐姐在呼和浩特火车站候车大厅内,准备乘坐17时40分的火车回包头。
孙海芹和姐姐孙海兰是包头人,25日一早赶到内蒙古血液中心为李娜献血。
孙海芹告诉记者,24日,她的朋友在看到 同样从工作岗位上赶来献血的还有在神华神东萨拉齐电厂工作的邢喜源和同事。
邢喜源与同事从萨拉齐开车赶到呼和浩特时还穿着工衣。一进内蒙古血液中心,便匆匆撸起袖子准备献血。经过检测,邢喜源血型符合,献血ml。
谈及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匆赶来献血,邢喜源说,单位领导对他请假来献血很支持。他自己也希望通过自己献血能对处在危急中的产妇有所帮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果不发生意外,目前捐献者捐献的血液暂时够维持李娜目前的治疗用血,但后期治疗所用的血液仍有空缺。
25日19时40分许,记者致电李娜丈夫宋常胜得知,李娜目前仍在做血液透析。
(来源内蒙古晨报)
___________结束分割线______________
如何分享: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