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内容 > 晨报学记团请乘坐浦东号时光列车,去

晨报学记团请乘坐浦东号时光列车,去

发布时间:2019-4-30 17:01:31   点击数:

浦东的昨天,煤炉、弄堂、摆渡船;浦东的今天,绿地、摩天大楼、深水港。28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到底走了多远?

为了让小记者们了解浦东这方土地的前世今生,晨报学记团组织小记者们走进浦东展览馆,观看“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下面让我们跟着小记者的笔触,搭乘“浦东号”时光列车,开启对浦东的奇妙探索吧!

时光列车穿越浦东古今未来

晨报小记者俞悦尔

(桃李园实验学校四年级)

年5月12日下午,我来到浦东展览馆,搭乘“浦东号”时光列车,开启一次特殊参观——跟随它穿越时光隧道,看一看浦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咻”的一声,时光列车启动,座位前方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告诉我本次参观将先直达古代,从古至今看起。刚消化完这条信息,我已来到三国时期,那时,现在的浦东还处于浅海之中。随着时光推移,海岸线不断向外延伸,浦东慢慢成陆。“浦东”,最早出现于上海地区第一部志书《云间志》中,距今已有多年。

在时光轨道上一路飞驰,我来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浦东。一眼看去,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要比现在落后。自行车是大家出门的主要交通工具,街边的房屋低低矮矮的。每到傍晚,有人会在弄堂里生煤球炉子做饭,收废品的会拉着两轮车边摇铃边吆喝。人们从浦东去浦西上班,很不方便,摆渡轮船上乘客总是挨挨挤挤的。难怪当时有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了。

正在我目不转睛看着窗外时,机器人列车员“小波”一手端一碟浦东特产高桥松饼,一手提一台收音机,朝我走了过来。我拿起一个高桥松饼尝了一口,皮脆豆沙酥,非常好吃。“小波”打开收音机,黄萍华老师演唱的沪剧在车厢里传开来,真好听。他是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列车继续往前开,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在之后二十多年里,浦东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绿地扮美环境,人们脸上洋溢着欢乐自豪的神情。

当屏幕显示年5月上旬一个傍晚的字样时,我按下时光列车的挪移慢行键,想仔细看看几天前的浦东和浦东人民的生活。

你瞧,陆家嘴中心地区的一片绿地上,绿树成荫,杨柳枝儿几乎可以碰到湖水,夕阳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不远处,是高高耸立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塔。这时,屏幕上又跳出一行字幕:这里曾是以前的烂泥渡路。啊,我不禁惊讶——怎么可能?烂泥渡路的弄堂窄窄的,空地上晾着的衣服就像挂着的“万国旗”。

我又看向福山路跑道花园。橙色的跑道上画着蓝框黄底的格子屋,孩子们放学后正在玩跳房子游戏,老人们在竞走,年轻人在跑步,还有妈妈带着娃娃坐在跑道旁的矮凳上休息。这条塑胶跑道虽然只有六七十米长,却是人们的一个快乐天地。

夜幕微微降临,家家户户的窗子里透出温馨的灯光。有一户人家刚吃过晚饭,女主人端出洗干净的水果招呼家人吃。男主人打趣说:“以前这进口水果从靠泊码头,到运输到市区指定地点查验后放行,要48到72小时,现在全程只要6小时,这时间缩短了,咱吃到嘴里的水果是不是感觉更时鲜了?”全家人都笑了起来。我也笑了。

我调快时光列车速度,来到浦东的未来。就在离现在不远的这个暑假,浦东新建的海昌极地公园已开放迎客,人们在买票处排起了长龙。时间再往后,上海天文馆也开馆了,进去参观学习的人可真不少。如同精美瓷器一样的浦东足球场不久也建成了,这天正好有比赛,一拨拨足球迷正进场观赛……

“浦东号”时光列车完成本次航行,从未来回到5月12日下午。可我脑海里还在回放浦东从古至今到未来的一幕幕变化,特别是这近三十年的。啊,厉害了,浦东,厉害了,上海,厉害了,中国!

记者点评:

这次展览涵盖了浦东过去尤其是近30年的飞速发展,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信息量非常大,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选材取舍,都需要动足脑筋。这位小记者别出心裁,用一趟时光列车串起了浦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将展示的静态内容,演绎成了一个个场景与画面,把这个展览写活了。

厉害了,我的浦东

晨报小记者常家玮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四年级)

我从小生活在浦西,对浦东的了解只限于长辈们的言谈,这次随着晨报学记团参观了浦东展览馆,对浦东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完整的了解,也让我大开眼界。听着讲解员的介绍,看着一幅幅图片,惊叹浦东的今非昔比。

以前的浦东,道路泥泞又狭窄,交通非常不便。来往浦东只能靠摆渡轮船,时间长而且拥挤。当时流传的“宁睡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尽显了浦东的尴尬。现在的浦东马路宽敞整洁,出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横跨在黄浦江两岸的南浦大桥宛如一条盘旋的大龙,虎虎生威,而卢浦大桥更像一座彩虹连接浦西浦东。隧道、大桥、轮渡、地铁像蜘蛛网似的将浦东浦西连为一体。

以前的浦东,经济落后于中心城区。在浦东,4平方米的房屋有21万户,晚上一家人只得挤在一个不足1平方米的阳台上吃饭,条件特别艰苦。展馆中的一张图片让我特别惊讶,画面几乎被黑烟遮盖,凑近一看,才知人们在使用煤炉。那时的浦东,每天80万只煤球的使用让空气变得浑浊不堪。如今的浦东,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房屋居住面积几乎都有人均六十多平方米。最典型的是原先吵闹拥挤的烂泥渡路,如今成了陆家嘴中心区的一部分,那里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空气也清新甜润。陆家嘴金融中心现已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

以前的浦东,一眼望去都是低矮的平房,20米的建筑就被称为高楼大厦,还能称霸十几年。再看现在的浦东,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耸入云霄。每隔一段时间,新的高楼就会打破原有的高楼纪录。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一座接着一座的摩天大楼矗立在黄浦江畔,构成了浦东黄浦江沿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最高的上海中心已有多米,是以前楼房高度的30多倍。想起去年我登上上海中心,俯视黄浦江,她就像一条蜿蜒的小河,而马路上的汽车、江里的轮船则像是一只只小爬虫似的。

展览馆的参观活动结束了,一旁“厉害了,我的浦东”摄影展的大幅海报吸引了我。步入展厅,一幅幅记录了建设者们忙碌身影的照片让我驻足。浦东的成就让人叹为观止,这是无数建设者辛勤劳动的结果。他们有的在炎热的夏天,带着黑色的防护镜,不顾危险在摩天大楼上焊接;有的在黑暗的夜晚,在偏僻的田地里修铁路;有的在工厂里,不论身体多么虚弱,仍在坚持建造飞机;有的在喧闹的港口运送货物……我一个人站在静悄悄的展厅里,看着这些照片,不禁为这些浦东的开发者们赞叹不已。

浦东的发展还在继续,浦东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记者点评:

做记者,最最重要的还不是文字功底,而是敏锐的感受力,我们称之为“新闻敏感”。这位小记者的报道,凸显了这一点。一张海报上的文字,作为文章的标题和主旨恰到好处,最后一个摄影展,不是我们安排的集体活动,而是小记者和家长自己留意发现的,看过之后和前面的参观内容结合起来,很好地升华了主题。

更快更高更强的浦东

晨报小记者陆宸轩

(洋泾实验小学三年级)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自贸区成立5周年。5月12日下午,我们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

唐代浦东成陆,明朝开始使用“浦东”之名,年有了浦东新区。目前,浦东新区的面积约占上海的五分之一,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外贸进出口的五分之三。浦东,仿佛一位恪守奥运精神的健儿,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不断冲击。

先说“更快”,有了自贸试验区之后,我喜欢吃的越南火龙果、智利樱桃、新西兰奇异果、澳大利亚橙等等进口水果,从集装箱靠泊到运输至市区所需的时间,从原来的好几天到现在全程仅需6小时,也就是说,我早上去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到家,这些来自地球各地的美味水果就能乖乖地躺在我家的餐桌上了,简直太神速了!

再来是“更高”,26年前,浦东最高的楼是只有24米高的东昌消防瞭望塔,到现如今,陆家嘴不断刷新浦东的高度,年完工的上海中心大厦更是以米成为全中国的“第一高度”。还有环绕着它的环球金融中心、东方电视塔……

最后是“更强”。参观时我看到有块展板介绍了妈妈手机里安装的“讯飞语记”。我记得上一年级有看图写话作业的时候,妈妈总会让我先口头说一遍,帮我把口头语修正为书面语,再加上一些关联词和修饰语,我说第二遍的时候,妈妈就打开这个软件,我一边说,软件里就一边转换成了手机屏幕里的文字,还会根据停顿自动划上句号。这样一来,对照着文字,我直接抄在本子上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从去年加入晨报学记团开始,我更频繁地使用它。我口述后,直接把转换好的文字复制黏贴在网页上,轻轻松松完成投稿,很是方便。听说,他们开发的产品还有多语种、甚至识别方言的能力,我为他们点赞。

从出生起就生活在浦东的我,一定会和浦东一同成长,变得更快更高更强。

记者点评:

小记者在文章的标题中就体现出了他的行文思路,分别从“更快”“更高”“更强”三个方面展开体现浦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篇章布局很棒!老师也才知道你写稿的“小秘密”,先从“说”开始,好处是不会因为一些字不会写而阻碍了思路,之后再过渡到“写”,这是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一条路径。

浦东长高了

晨报小记者王芮潼

(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二年级)

昨天,我去了浦东展览馆。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场精彩的浦东开发展览,我发现浦东“长高”了。

浦东已经有多年历史了。在很久以前,浦东连同整个上海都还在海底。后来,慢慢形成形成了陆地。上世纪80年代,浦东最高的楼——东昌消防塔,只有20米高。随着国家对浦东的开发,越来越多的高楼出现了,它们像插在蛋糕上的蜡烛一样,一幢接一幢。看,那耸入云霄的上海中心,有米高呢!它可是上海所有摩天大楼里的“大哥大”呀!

除此之外,浦东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浦东有很多“独角兽”企业,比如“沪江网校”等。不过,最厉害的要属浦东制造的C大飞机的发动机。AR技术在浦东的发展水平也很高。那些虚拟的物品通过AR技术像真实的物品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我都忍不住伸手去抓。浦东还有很多龙头企业,比如科大讯飞,我家的小蛋机器人就是科大讯飞制造的。小蛋机器人能够和我聊天,还能帮助我学习呢。

还有,浦东的效率也提高了。现在,从国外来的进口商品在海关检疫的速度更快了。以往,进口水果需要5天才能完成检疫。现在只需2小时就能完成。这样,我们就能很快购买到新鲜的进口水果了!

浦东开发是一项很庞大的工程。这些工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热爱浦东,浦东“长高了”,我们的生活更好了。我相信,浦东还会越长越高!

记者点评:

从文章可以看出,这位小记者见识很广,能够捕捉到展览中很多高科技的内容,并且把这些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使得文章比展览还生动。如果能够把我们小记者的文章补充到这个展览中,相信来参观的小朋友会更加喜欢,因为他们更能看懂。

浦东的巨变

晨报小记者王悦淇

(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一年级)

近代以前的浦东还是一片海洋。浦东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云间志》。这本书中,浦东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开发浦东是几代人的梦想,孙中山先生曾提出,在长江口附近的浦东地区建设东方大港,改造上海旧港,使上海成为面向世界的航运中心,现在的浦东终于成为了他梦想中的样子。

年,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年,设立了浦东新区;年,南汇区撤销并入了浦东新区;年,成立了上海自由贸易区。现在,大浦东的面积是全上海的五分之一,生产总值现在占到全上海比重的32%,最高的上海中心有米高。

浦东的变化可真大啊!

记者点评:

一年级的小记者在写作前积极收集资料,值得称赞,这里更正了一些模糊和错误的数据,希望小记者下次在描述具有史实性的事件时,能够做到准确性。另外,建议找一些小的、和生活贴近的角度来写,可以学习下上面哥哥姐姐们的习作。

文字:陈荟宇张智丽

图片:小记者家长

鸣谢: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

晨报学记团三大主题夏令营正在火热招募中,点击下面标题了解详情:

晨报学记团科技夏令营,带你走进高校无人驾驶、3D实验室

晨报学记团“引经据典”成语探索营,学成语,长智慧

晨报学记团历史人物主题夏令营,赏经典,读千古事探班“大鲸鱼”交响乐团,“你们怎样坚持下来”?探班大鲸鱼《宝贝,来看戏》:淮剧,真美!内蒙太远?没时间去?小记者在魔都感受草原风情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的除了天气,还有它!小记者笔下的苏州评弹格外迷人!日常习作充满想象力这场沉浸式戏剧,只为6个特殊的孩子成长道路上,一定少不了它!小记者这次深有体会如果你被孩子问到“我是怎么出生的”,这里有答案

注:本文内容系晨报学记团原创,盗用必究。主办方保留活动解释权。

责任编辑:陈莹执行编辑:张骞联系邮箱:shanghaishengxue

.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nr/1032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