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界,黄庭坚有许多身份: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宋四家”之一,在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较为鲜为人知的身份: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是和苏轼关系最好的徒弟,也是令苏轼最为骄傲的徒弟,师徒两人并称“苏黄”。
宋徽宗崇宁元年(年),黄庭坚与友人同游鄂城樊山,途径松林间一座亭阁,夜宿于此,观松涛阵阵,于是便写下了一件千古行楷《松风阁诗》。
写这卷楷书时黄庭坚57岁,正是被贬之身,处于人生低谷。在这件作品当中,黄庭坚痛东坡已亡,自己文浅而未到,不由生出一股悲凉之意,由此《松风阁诗》也是一件浑然天成的率意之作,被列为天下第九大行书。
人们评价这件作品“不输遒逸《兰亭序》,直逼颜氏《祭侄稿》”。其实天下十大行书不是按照艺术成就的高低来排序的,而是按照成书时间来排序的。黄庭坚的这卷《松风阁诗》作为黄庭坚的人书俱老之作,也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这件《松风阁诗》落笔是沉稳平和的,虽然也有一贯的长枪大戟的运笔,但总体来说含蓄蕴藉,在后半段提到苏轼,欹侧之势增强,但是跌宕的起伏变化也并不十分激烈。
黄庭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近时士大夫罕德古法……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
意思是数百年来只有他和张旭、怀素三人悟得古法,就连苏轼也要略逊一筹。黄庭坚确实是“二王”的忠实信徒,他的书法是直宗魏晋的。
更重要的是创新,其个人书法艺术风格非常强烈,别人很难模仿其中神韵。后世学黄庭坚最精到的要数文征明,可即便如此,也难有五分,所以黄庭坚的作品是不是真迹,在书法史上相对来说是很容易辨认的。
黄庭坚书法中长枪大戟,乘风破浪的气象确实难学,若是能学得两三分,便是对个人书法极大的助益了。
这件《松风阁诗》保留了黄庭坚“荡桨笔法”的精髓,同时它是黄书当中风格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烈的一件。要学黄庭坚,《松风阁诗》是一件很好的阶梯,学完《松风阁诗》会对黄庭坚书法的笔法和章法布局都会有很深的理解,再去学《砥柱铭》这样的作品,就会轻松很多。
现在这件《松风阁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联系到博物院,将其进行了博物馆级别1:1超高清的复刻,特此向您推荐。
黄庭坚《松风阁诗》高清复制长卷字帖淘宝¥4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