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重要消息及事件: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指出,要统筹实施好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国1月70大中城市中有58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去年12月为59城;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下降0.1%;31个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升转降,下降0.1%;35个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据央视新闻,美国当地时间2月24日下午,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结束。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将延后原定于3月1日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
美联储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重申FOMC将在未来利率政策调整方面保持耐心;资产负债表规模将“明显地超过”危机前水平;联邦基金利率现在处于长期中性区间的下端。
欧元区1月CPI年率终值低于预期,整体通胀略微放缓,因能源价格增速大幅下降,但核心通胀有所走高。
德国2月IFO商业景气指数跌至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突显企业家对欧元区经济以及欧元的信心减弱。
2、流动性概况
上周央行开展亿逆回购操作,周四有亿元国库定存到期,实现净回笼亿元,央行周四额外投放亿PSL。央行在2月20日开展首次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25%,操作量为15亿元,期限1年。本周有亿逆回购到期。
3、今日重要经济日程提醒
⑴美国12月批发库存环比初值
金融期货股指期货:社融有望趋势企稳,信用传导逐步修复
1.核心逻辑:上周央行发布18年4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综合来看,M2、社融增速总体匹配,宏观杠杆率也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水漫灌。年初的信贷和社融数据冲高,一方面面来自季节性因素,一方面来自表外融资大幅下降后的修复因素,总体都在指向货币传导正在边际改善。
2.操作建议:谨慎多单
3.风险因素:中美贸易谈判,上市公司年报将集中披露
4.背景分析:
上证综指收涨1.91%报.23点,周涨4.54%;深证成指涨2.36%报.2点,周涨6.47%;创业板指大涨3.1%报.3点,周涨7.25%,两市今日成交亿元,续创近11个月新高。北上资金净流入60亿元,为连续18日净流入。
重要消息:
1.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统筹实施好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
2.韩正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签署了《中国政府和沙特政府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纪要》,并共同见证了双方政治、海运、产能、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3.证监会发布会:《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人产品指引意见稿》,就《公募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开征求意见。
国债期货:经济有望企稳,利率短期震荡
1.核心逻辑:央行公布了18年12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5.63%,较9月下降31bp,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下行28bp,票据融资利率下降38bp,房贷利率上行3bp,意味着央行政策利率已逐步向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传导。
2.操作建议:谨慎空单
3.风险因素:中央两会、政策影响超预期
4.背景分析:
国债期货全日窄幅震荡,收盘普遍下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7%,持仓量手,增仓手,10年期主力合约本周累计跌0.49%;5年期主力合约跌0.06%,2年期主力合约收平。
重要消息:
1.上周央行累计展开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无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亿元。本周公开市场将有亿元逆回购到期。
2.中国1月70大中城市中有58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去年12月为59城;环比看,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上涨0.6%、0.1%和0.9%,深圳下降0.1%。
3.美联储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重申FOMC将在未来利率政策调整方面保持耐心;资产负债表规模将“明显地超过”危机前水平。
农产品豆类:美国农业部部长透露中国承诺买入大量美豆
1、核心逻辑:
非洲猪瘟持续蔓延,生猪养殖遭重创,存栏降至低位,养殖需求疲软,及众多食品企业猪肉制品被查出有非洲猪瘟病毒,更加重了市场的担忧情绪。而东莞某国企采购的美豆已开始用于压榨,3月份巴西大豆也将到港,利空豆粕行情。市场对于中美谈判乐观预期双方最终会达成协议。若中美 达成协议,中国将取消进口美豆加征关税,或还将放开美国DDGS进口,在国内豆粕饲料需求疲软以及二季度大豆供应预期回升的背景下,豆粕中期仍面临较大压力。
2、操作建议:空单持有。
3、风险因素:中美后续谈判情况;非洲猪瘟疫情。
4、背景分析:
CBOT大豆期货周五下滑,因技术性卖盘以及担忧美国大豆出口在全球市场面临的竞争。CBOT3月豆粕期货合约下跌30美分,报毎短吨.60美元。
USDA月度压榨报告:美国年12月大豆压榨量为1.84亿蒲式耳,高于11月的1.78亿蒲式耳和年12月的1.76亿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长SonnyPerdue在推特上透露中国将再买万吨大豆,中方表现出了诚意。
CFTC:截至2月5日的两周里,投机基金在大豆期货和期权市场减持净空单,并且完成空翻多。投机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净多单5,手,两周前持有净空单22,手。
部分地区豆粕现货价格跟盘反弹,沿海豆粕价格-元/吨一线,涨10-20元/吨。期货市场止跌反弹,豆粕低位将吸引一些成交,但因盘面涨幅不大,且中美谈判外媒报道双方开始草拟协议,若达成协议将带来利空,贸易谈判结果出来前,买家入市将比较谨慎,成交仍难放量。总成交13.04万吨,其中现货成交11.24万吨,远期基差成交1.8万吨。
油脂:棕油市场受到主产国棕榈油产量高于预期的压制
1.核心逻辑:
豆油:饲料需求受抑令豆粕价格持续低迷,且豆油库存持续下降,日前已经跌至万吨关口附近,促使油厂有挺油意愿,上周五再度迎接反弹行情。但当前豆油市场缺乏新的利多,若贸易谈判达成一致还会带来利空冲击。
棕榈油:交易商亦预期马来西亚棕榈油2月产量将较1月下滑,但将高于上年同期,而出口放缓,棕榈油高库存局面暂时难以缓解。另外,节后棕榈油需求始终不如人意,港口棕榈油库存持续升至77万吨上方,而由于进口量仍大于需求,预计2月份国内棕榈油库存仍可能进一步增加。
2、操作建议:观望;
3、风险因素:中美后续谈判情况。主产国棕油库存变化情况。
4、背景分析:
周五,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市场下跌,未能延续早盘的涨势。一位吉隆坡交易商称,棕榈油价格下跌,追随外围市场走低。另外一位交易商称,早盘棕榈油市场的涨势受到棕榈油产量高于预期的压制。
官方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月份棕榈油产量环比减少3.9%,为万吨,但是高于上年同期的万吨以及年1月份的万吨。交易商还预计2月份棕榈油产量将低于1月份的水平,仍将高于上年同期。
国内沿海一级豆油主流价格在-元/吨(天津贸易商-,日照贸易商-,张家港贸易商,广州贸易商),涨幅在10-30元/吨。午后大连盘豆油回吐部分涨幅,买家有观望情绪,豆油现货成交仍不多,但低价基差成交较好,总成交量放大。国内主要工厂散装豆油成交总量3吨(其中现货成交吨,远月基差成交吨。
国内棕榈油跟盘止跌反弹,沿海24度棕榈油价格大多在4-元/吨,大多涨10-30元/吨,(天津贸易商-涨10,日照贸易商平,张家港贸易商报涨10,广州贸易商4涨10,厦门涨10)。但连棕油涨幅较小,且因节后处于需求淡季,下游消耗迟滞,及中美贸易谈判即将有结果,当前买家入市谨慎,港口总体成交仍清淡。
玉米:中美谈判进展顺利,中国或大量进口美玉米
1、核心逻辑:产区余粮比例同比偏高,气温回升,加大了东北地趴粮的存储风险,市场集中售粮压力仍存。而下游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微薄,采购保持谨慎,随用随买居多,部分加工企业收购价继续下调10-20元/吨。同时,猪瘟疫情继续发酵,饲料消费欠佳,饲企采购需求十分低迷。此外,特朗普称,中美贸易谈判非常顺利,中国或大量进口美玉米,其消息对市场情绪形成利空,预计玉米短线震荡趋弱。
2、操作建议:轻仓试空。
3、风险因素:中美后续谈判情况;产区天气、运输等对基层售粮心态的影响;非洲猪瘟疫情。
4、背景分析: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24日发布消息显示,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某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该养殖场现存栏生猪5头,已出现发病死亡病例。
据熟悉谈判内情的消息人士称,美国和中国已经开始起草一份协议,就解决贸易争端中最棘手的问题达成原则性协议,这标志着两国朝着结束持续七个月的 取得最显著的进展。据彭博消息,特朗普称与中国谈判进展非常顺利,中国或大量进口美玉米,市场情绪或受影响。
上周五国内玉米价格大多稳定,局部偏弱调整。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主流区间在-元/吨一线,大多稳定,个别企业小幅调整,辽宁锦州港口年新玉米15个水容重以上收购价格-元/吨,持平,水分20%收购价元/吨,持平,辽宁鲅鱼圈港口18年新粮价格元/吨(容重),持平;广东蛇口港口18年二等新粮-元/吨,持平。
棉花:美棉出口不及预期,ICE期货大幅回落
1、核心逻辑:年2月22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前六周累计出口数据不足万包,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受其影响,投机卖盘打压ICE期货大幅回落,合约价格回吐前日大半涨幅。继续 截止年2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进口量平均每天.2万桶,比前一周增长.2万桶,美国成品油日均进口量.4万桶,比前一周下降4.8万桶。其中从加拿大进口原油日均.8万桶,增加了9.8万桶;从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日均59.4万桶,增加了17.9万桶,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日均55.8万桶,增加了44.1万桶;从墨西哥进口原油日均91.1万桶,增加了38.2万桶;从伊拉克进口原油日均84.5万桶,增加了43.9万桶;从哥伦比亚进口原油38.8万桶,增加了26.4万桶。 美国原油出口量再次创历史新高。截止年2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出口量日均.7万桶,比前周每日平均出口量增加.3万桶,比去年同期日均出口量增加.3万桶,过去的四周,美国原油日均出口量.6万桶,比去年同期增加68%。今年以来美国原油日均出口.3万桶,比去年同期增加76.4%。过去的一周,美国原油净进口量.5万桶,比前周增加6.9万桶。 截止2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万桶,比前周日均产量增加10万桶,比去年同期日均产量增加万桶;截止2月17日的四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5万桶,比去年同期高17.2%。
PTA:把握需求恢复节奏,建议观望
1.核心逻辑:基本面看,当前成本端PX表现继续偏强,因为前期聚酯产销良好,效益尚可,因此前期计划的聚酯检修可能会取消或推迟。目前PTA的加工差压缩在元/吨附近的相对偏低水平,后期需要北京中科医院曝光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