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14日,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之“《草原金石录》---运用蒙元时期金石文物再现草原文明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宣讲会在赤峰学院举办。宣讲会由第五届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获得者张文芳研究员做主讲。
在蒙古草原地区通过考古调查发现的蒙元碑刻和金石类文物,对于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漠南漠北、特别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蒙古草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贸易、宗教的历史面貌意义重大。我们编著的《草原金石录》一书,将收集到的金石考古资料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汇总和考证,为上述诸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同时,弥补了《元史》等文献对北方草原地区记载的不足,因此获得学术界的好评。年,荣获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年,荣获年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
在元代,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为中书省所管理的“腹里”之地,元上都以及一批路、府、州、县设于此地,许多蒙古宗王、皇亲国戚的封地也在这里。但是,《元史》由于仓促成书且出于众手,因而遗漏和错记的内容较多,对上述重要的行政建制所记甚少。事实上,这里也有村落、城镇和宫殿,有些还是王朝地方行政机构之所在。这些地方的历史、职官、人物、经济、文化等原始史料,并没有彻底失传,而是保存在当地元代的碑刻等金石资料上。因此,寻找、抢救和保护、研究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就显得很有必要。
《草原金石录》全书分“绪论”、卷一至卷六7个部分,20余万字,图版幅,共收集了50余通在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发现的蒙元时期的汉文、畏兀儿字蒙古文、古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碑刻、墓志、石刻题记,以及60余件蒙元时期的金属类印玺、符牌、铜权、祭器、钱币等文物。该书印证了蒙元时期草原文明的历史面貌,弥补了《元史》记载的不足,并具有抢救、保护蒙元文物的重要价值。
一、内蒙古东部的金石文物
1、蒙哥汗三年()景教瓷碑
这是迄今在蒙古草原地区发现的历史最早的景教碑。碑文用回鹘文书写。在瓷碑中出现了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前年)的名字,我们考证得知:景教徒以亚力山大称帝的时间开始纪年,那年是公元前年(10月1日)。这块景教瓷碑碑文的主要内容有:“从亚力山大汗算起,一千五百六十四年,是中国的牛年。”按照亚力山大称帝起纪年,算到年,这年相当于公元年,正是中国农历癸丑年,也是蒙哥汗三年。
这块瓷碑对研究赤峰地区蒙古汗国时期的文字、宗教、纪年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北京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