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临河区融媒体中心稿件《临河区:加快畜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在中国农民日报网站、内蒙古日报社“草原云”平台分别以《临河区:“精耕细作”肉羊产业》《“北方羊城”加快打通畜产品产业链运行脉络》为题进行刊发。文章对我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恢复生产,为保障市场供应和肉羊产业发展良性循环,着力打通畜牧业全产业链生产流通渠道,推动羊肉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进行了宣传报道。
肉羊屠宰加工连日来,素有“北方羊城”美誉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畜产品产业链条畅通运行,进而拉动养殖育肥、饲料供给等上游产业,尽可能降低疫情对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内蒙古草原宏宝食品有限公司,屠宰、排酸、分割、包装……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各种羊肉分割制品将发往全国各地。2月22日,该公司正式复工,成为临河区第一家复工的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因为疫情,有多名外地员工无法及时到岗,公司生产受到了一些影响,目前日屠宰量在到只,占总体产能的20%-30%。随着员工的陆续到岗,产能会逐步提升。”草原宏宝后勤生产总经理乔国庆介绍,复产后,公司要求所有工人在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口罩,每天定时使用酒精洗手、酒精浸泡工作服消毒,在岗职工就餐实行分段分餐,外来货车司机一律要进行登记、体温测量、消毒管控,货车全部消毒后才能进入厂区,确保安全生产和运输。肉羊加工龙头企业复产复工的消息传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广大养殖户了。乌兰图克镇团结村三组养殖户蔺美元今年存栏羊0只,急需出栏的有多只。往年正月初八起,蔺美元就大车小车地拉着能出栏的羊到屠宰企业出售了。今年受疫情影响,她家能出栏的羊多养了一个月,一方面羊超重影响卖价,另一方面饲养成本也增加了。为此,蔺美元很是着急。“屠宰场复工当天,我就用小车拉了十几只羊过去,戴口罩、测温、消毒这些疫情防控措施都挺严格。这几天,我家杀了百十来只羊了。再去两次,能出栏的估计就卖的差不多了,总算是能松口气了。”蔺美元如释重负。肉羊养殖“屠宰企业一天不开工生产,养殖户该出栏的羊就得多喂一天,不但影响收益,也会影响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养殖户的忧心事,也是临河区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忧心事。临河区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四季出栏、均衡上市”肉羊养殖基地和集散中心,羊年饲养量达万只,羊年出栏量万只。为尽快恢复生产,减少养殖户损失,保障市场供应和肉羊产业健康发展,临河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着力打通畜牧业全产业链生产流通渠道,加快畜牧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我们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通过加强疫情防控指导、缩减企业复工审批程序,分批有序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复工。”临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办公室主任崔海霞介绍说,“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按照要求上交复工申请、员工信息采集表、开复工生产实施方案、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资料,经属地部门审核、签批,报工信局备案,由农牧局派驻官方兽医对加工环节和产品进行监督、检测,企业便可复工生产。”据了解,临河区27家牛羊屠宰企业目前已复工7家,包括草原宏宝、美洋洋食品、蒙泰食品等产业龙头,另有7家屠宰企业已提交复产申请。“企业复工生产主要受限于熟练工人能否按时到岗。目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临河区屠宰企业复工进度已明显加快。”崔海霞说。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田海霞吕春云编辑:朱舜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中国农民日报内蒙古日报新媒体平台刊发
发布时间:2021-3-17 0:02:45 点击数: 次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