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
从10楼扔下3包快递
近日被法院判刑一年!
男子高空抛物被判刑上海浦东新区检察院指控,年11月20日21时30分许,在浦东新区德爱路某公寓10楼楼道内,男子韦某酒后在打电话时肆意将李某家门口外的3件快递包裹从10楼投掷出窗外,砸落在小区的公共道路上,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其中,一件洗洁精重2.16kg(二瓶)及一件75%度医用酒精乙醇消毒液ml(二瓶)均遭毁损,另有一件休闲沙滩裤,上述物品经价格认定,共计价值人民币元。年11月20日22时许,韦某主动返回现场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据韦某供述,事发当晚,他在该公寓10楼一朋友家聚餐,包括韦某在内的3人一共喝了两瓶52度白酒。一行人约好饭后前往KTV唱歌,韦某来到走廊上电话预约。借着酒劲,韦某边打电话边把一住户家门口的3个快递踢到窗户边。
“我当时直接就当踢足球一样,把快递踢到了窗口,印象中一共踢了3个,然后我把这3个快递拿起来往窗外扔了下去……当时酒喝多了没有想太多,就是醉酒后的恶作剧,没有考虑过后果。”韦某表示。
上海浦东法院昨天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认定被告人韦某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
该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施行后,上海浦东法院判决的首例高空抛物入刑案件。
网络配图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韦某酒后滋事,故意将他人的包裹从高楼扔下,砸落在小区公共道路上,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韦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韦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减轻处罚。鉴于相关物损已由韦某家属帮助退赔,酌情从轻处罚。
事实上
这也不是第一次
高空抛物被判刑了!
↓↓↓
失手将砖头掉落,砸伤到人被判一年十个月
年4月22日11时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一居民住宅小区,被告人王某因其女儿的房屋装修铺地完工,遂进入室内帮忙打扫地面卫生。
打扫过程中,其发现通过客厅阳台外侧的空调平台,可以看到隔壁室内地砖,于是想通过空调平台看隔壁装修。
当其进入空调平台口时,发现有一块红砖阻挡视线,就准备将红砖扔至对面,却因失误导致红砖从其所处的十楼掉落,将正在单元楼门前站着的受害人白某砸伤。
网络配图
经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白某头部损伤后形成颅骨多发骨折、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并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损伤程度属重伤二级。
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王某犯过失致人重伤罪向达拉特旗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审理过程中,受害人白某向法院申请伤残等级鉴定,经鄂尔多斯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受害人白某伤后的伤残程度为一级伤残,需要完全护理依赖。
网络配图
经审理,被告人王某因犯过失致人重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白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56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王某不服提起上诉。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不愿下楼扔垃圾将啤酒瓶抛下楼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据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消息,去年7月17日17时许,赵某在收拾其新租住的济南某小区10楼的房间时,因不愿意下楼扔垃圾,伺机将啤酒瓶直接从楼上抛出。
更惊险的是,次日凌晨到下午,赵某又先后伺机从房间窗户抛出更多的啤酒瓶、塑料桶等物品,分别落至小区休闲广场及楼前行人通道,虽未损伤人员及财物,但危及公共安全。
经槐荫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槐荫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高空抛物的赵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高空抛物的事件时有发生
就在前段时间
天降瓦片
厦门一市民
车子被砸出了个大洞
后备箱也受损严重
车主罗先生认为,是旁边居民楼的楼顶平改坡施工不规范导致瓦片掉落,砸到了车辆。
车辆维修费用预估八千元左右,经岳阳社区居委会协调,施工方同意承担车辆维修的全部费用,此外他们也已向施工方提出了整改意见,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在记者采访中
不少小区居民们也很担心
瓦片掉落万一砸到了人
后果不堪设想!
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高空抛物、坠物乱象频生
不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针对此类情况,
有些物业开始行动了!
制定高空抛物责任书
青海西宁一小区,经常发生高空抛物事件,为此,物业制定高空抛物责任书,挨家挨户上门找业主签订。但这项工作在推进时很有难度,部分业主表示不会抛物也不便签名。
安装智能“天眼系统”
在南京江北新区,部分小区装上了智能“天眼”系统。“天眼”系统每组监控有三枚摄像头,仰角从低到高,把大楼高层都纳入到了监控镜头内。
“天眼”能够随时发现抛物,并且实时判断抛物位置还会自动留存抛物发生前后30秒的视频。小区居民江先生说,小区开始安装“天眼”后,再也没见过高空扔东西的。
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安装摄像头前,物业给每一户都送上了告知书,从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