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区是呼市的发祥地,也是呼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区
胡少戡:以厚重底蕴打造“塞外召城福地玉泉”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白洋实习记者王乐
一座城,承载着历史的文脉;一个故事,讲述着几代人曾经的记忆;一段文化,记录着时代印记的延续……
玉泉区是呼市的发祥地,也是呼市历史文化核心区,塞外青城文化在这片福地沉淀、发扬和传承,一砖一瓦都在讲述着昔日归化城的人文故事。
从昭君博物院到御马刨泉传说的玉泉井;从“召城之最”的大召到召城瑰宝的席力图召;从塞上老街到拥有余年历史的大盛魁总号遗址……数百年来,蒙元文化、昭君文化、召庙文化、旅蒙商文化、明清文化在这片福地上交相辉映,在水乳交融的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随着“旅游+文化”的提出,自治区开始全力推进塑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旅游品牌,促进内蒙古社会经济转型升级。5月16日,就更好地推动玉泉区全域旅游发展,塑造玉泉区“塞外召城福地玉泉”旅游品牌形象,打造民族风情旅游亮丽风景线,玉泉区政府党组成员胡少戡接受了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专访。
文化为旅游之“魂”
玉泉区得名于“御马刨泉”的美丽传说。谈及玉泉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时,胡少戡不断用灵魂、核心、“旅游+文化”这样的词语形容。
胡少戡说,玉泉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规划为龙头,按全区一盘棋的思想,构建“一个文化生态核心、两大旅游支撑系统、三组产业增长极、四条旅游景观廊道”的旅游空间布局。
“数年来,玉泉区一直在坚持打造文化旅游大区、文化旅游强区的发展战略,着力发展旅游事业。”在采访中,胡少戡向记者描述着玉泉区旅游业的发展“蓝图”。他表示,玉泉区将进一步打造大盛魁、大召区块的旅游发展,凸显丰富的晋商文化,将大召与大盛魁开发进行融合,打造4A级景区,合并申报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将大南街、大北街进行街景整治,恢复到清朝时期的建筑风格,让商人和游客重温历史。
胡少戡表示,今后要打造玉泉区夜间街景,营造夜间宜游、宜娱、宜购的综合环境。
空间为旅游之“域”
全域旅游作为玉泉区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变革,是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有效手段。胡少戡表示,玉泉区将建立健全与全域旅游相匹配的产业体现,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优势资源集中打造,形成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的良好格局。全面推动玉泉区第三产能级提升,全面促进玉泉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全力构建全域旅游空间资源格局。
胡少戡表示,玉泉区不断谋划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形成“吃住行旅购娱”全产业的项目体系,促进旅游业从景点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实现旅游业全域化,优化配置社会发展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完成昭君旅游区改扩建工程,筹建蒙元世界草原文化产业园项目、大盛魁北区二期项目,筹建兴旺庄“昭君小镇项目。”
制度为旅游之“本”
旅游市场及旅游制度的规范化,是玉泉区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胡少戡称,今后,玉泉区继续加强旅游质量管理,大力整治旅游市场,做好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的规范管理。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大力倡导文明旅游,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同时,组建旅游综合执法队伍,整合或组建旅游警察中队。建成设施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模化的游客集散中心或服务中心,建设多个游客咨询中心和旅游投诉站。
胡少戡表示,今后要让“塞外召城,福地玉泉”的品牌形象传播至区内、区外,以敬畏历史之心挖掘本土文化,用延伸与创意的双重理念“出牌”,将玉泉区打造成呼市旅游第一区、内蒙古旅游第一站和民族特色旅游第一城的目标。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老牌白癜风专家会诊白癜风初期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