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群众 > 讲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蒙古故事

讲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蒙古故事

发布时间:2018-5-5 19:21:18   点击数:

草原文化主题论坛

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

——草原文化与‘草原丝路’沿线文化

  8月29日,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在这个论坛上,人们就如何以草原文化为纽带,促进草原丝路沿线多元文化的包容互鉴、和谐共生,为更好实现“民心相通”架设新桥梁;发挥草原文化在内蒙古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现场

  对于,本次论坛的主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成吉思汗)研究所研究员李春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所所长、研究员王其格有他们独特的看法。

01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李春梅

草原丝路是最早产生的东西方交流往来的通道,远远早于绿洲丝路和海上丝路。其东起中原的黄河中下游,向北越过燕山、阴山,经蒙古高原、南俄草原,向西或经天山、或经阿尔泰山,进入中亚、欧洲等地。作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经过长期的发展后,逐渐演变成为各种文化交融、碰撞乃至提升的重要载体。丝绸之路最引人注目的,不仅在于它的运输功用,还在于它通过和平手段,实现并扩大了跨国商贸活动和跨种族文化交流。

  来自区内外的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主题论坛

草原文化是古草原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有普遍特点的地域文化,二者相互交递并存,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化地理新格局。而草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厚重感,也能够拉近与沿线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一个以“草原文化”共同点的文化“共情”效应。

王其格

李春梅

草原丝绸之路自产生起就一直存在,基本上没有间断过,是欧亚古老文明交流的最主要媒介。其不论在中国史,还是世界史上均具有持续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正是有这条丝绸之路的存在,民族的融合,民心的交通才得以实现,有了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也正是因为这条交流之路的存在,各民族之间才产生了竞争乃至战争的关系,而且还实现了和平交流乃至相互交融、共存共荣。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成吉思汗)研究所研究员李春梅在论坛上作学术报告

  正因为草原丝路文化交流的事实,而草原文化作为亚欧草原具有共性特点的区域文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具有广泛意义的人文基础。构建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新格局。

02

文化交流合作现多元态势

草原文化是个多元复合型地域文化,一般被认为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在地域分布上可分为广义的草原文化和狭义的草原文化。但是无论广义上的草原文化、狭义上的草原文化,都是以“草原”为生成载体,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共同创造的包括原生文化、再生文化、共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草原文化的这种多源头、多形态、多区域、多内涵的多元复合型特点,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独特性、多元性。

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和包容、豁达、和谐多元的文化品格,体现了人类追求和平,向往文明、进步的发展规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互通、互利、共赢精神的宣扬和普及有着十分积极的引领作用。以草原文化为基础的和平共识,能够在不同宗教和文化并存、碰撞的复杂环境中,另辟其径,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营造出一个更为和谐、多元的文化交流平台。而草原文化跨国界的地缘关系,跨时空的历史关系,跨境而居的民族关系,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最扎实可靠、最具有挖掘潜力的人文基础,也是促进“民心相通”,消除文化壁垒的简捷途径,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亲和力、凝聚力的提升和以其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新格局的形成具有广泛而独到的纽带作用。

王其格

资料图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呈现多元态势。

03

讲好内蒙古故事这样做

  近年来,内蒙古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节庆活动,全面展示了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内蒙古每年举办一次的集文化、经贸、旅游、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包括开展“内蒙古那达慕节”、“国际民间艺术节”、“昭君文化节”、“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了内蒙古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经济贸易的发展,为草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内在发展动力。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草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内蒙古与11个国家建立了41对友好地区关系,其中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等13个地区和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9个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

资料图

  对此,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草原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方面,给出了答案是讲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内蒙古故事,促进对外文化投资发展,提升草原文化影响力,须从政府层面做好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内蒙古要制定长期稳定的留学生培养机制,积极地把草原文化传播到海外去,也把得益于内蒙古的域外先进文化带回来,使草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开放包容,最终实现“共享共赢”的文化交流格局。借助已有的中俄博览会、草原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国际论坛等公共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城市的文化合作交流,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同时,充分运用草原文化在国际交往中所拥有的话语权,为做好“一带一路”特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民心相通”、共赢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贡献内蒙古的巨大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传承弘扬草原文化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始终是草原文化节的重要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内蒙古将会把自己的故事

讲述得更加精彩!

来源:内蒙古客户端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编辑:李珍

本期主编:魏莉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qz/918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