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群众 > 患病孩子母亲没有工作

患病孩子母亲没有工作

发布时间:2016-3-11 20:26:30   点击数:

本报在报纸刊发西瓜滞销和购买西瓜的倡议后,没有忘记全方位立体化帮助农民解决西瓜卖难问题,在本报官网微博微信发出巴彦淖尔农民西瓜滞销的消息,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特别是巴彦淖尔市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纷纷响应

寻找内蒙古10名贫困生 每人获得5000元助学金

在当时,本报热线电话不断响起,来自全区各地的贫困大学生纷纷报名,报名人数达到40多人,经过阿里公益筛选,全区一共有10名贫困大学生各获5000元助学金

2014年8月9日,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在内蒙古范围内寻找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经过本报的报道,选出的1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获得阿里公益资助的5000元助学金

治病后回到北京,小然的母亲为本报记者打电话,要亲自上门为本报记者送一面锦旗

◎本报首席记者 邢占国

总有一种内蒙古晨报广告电话力量让我们奋勇前行,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2014年5月24日,在本报13周年社庆到来的时候,本报联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和林县羊群沟乡部分村民义诊

1

捐款15万元 患病女孩得到救治

挽救乌拉特前旗女教师尹美俊生命

4

1000名儿童收到新年新衣

2014年12月20日,李娜在家人陪同下转院到北京301医院,医院诊断为高热伴胰腺炎经三天治疗,李娜高烧得以控制,胰腺炎也有所好转12月23日,李娜又转入航天中心医院继续接受治疗2015年1月19日,李娜康复出院为了让儿子记住大家的爱,感恩社会上的好心人,李娜为儿子取名“承佑”,意喻承天保佑

参与报道的记者总结,“新年新衣”公益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为山区孩子们带去御寒的棉衣,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带去社会在关注他们的讯息,对于贫困的个内蒙古晨报通辽新闻体来说,棉衣只有一件,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年新衣”公益活动深层次的收获

7

组织医科大学医生为和林县村民义诊

6

8

刚刚过去的2014年,《内蒙古晨报》用无边大爱感动着众生,用前行的力量为需要帮助的人撑起蓝天从山区贫困儿童到农产品滞销的农民,他们渴望的眼神支撑着我们前行,从熊猫血产妇到白血病患儿,他们对生的追求是我们不竭的动力因为有我、有你、有他,让这些渴望的眼神充满感动,让绝望的农民重获希望梳理过去,是为了迎接更好的将来,梳理过去一年内蒙古晨报社所做的善事,让我们以此为鉴,继续谱写感动的篇章

对“鞋垫奶奶”一家的捐助始于一则小孩走失的消息2014年10月20日,一则“8岁男孩杨洋走失的消息”让呼市发起“全城搜索”8岁的杨洋在失联36小内蒙古晨报赤峰新闻时后,被警察安全送回到奶奶家就在众人内心紧绷着的弦稍稍放松时,本报记者发现,这名失联36小时的儿童有着贫困的家庭,由奶奶卖鞋垫供他上学,或许是因为家庭不幸让他决定离家出走

5月24日一大早,呼市和林县羊群沟乡卫生院挤满了来自羊群沟乡多个村的村民当日,内蒙古晨报13周年社庆系列活动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晨报义诊”活动在和林县正式启动

如今的“鞋垫奶奶”和孙子杨洋开始了新的生活,但“鞋垫奶奶”无法忘记《内蒙古晨报》的倡议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她知道,她和孙子的生活源自社会的关爱

3

“新年新衣”公益活动的连续举办,离不开那些留名或者匿名的爱心人士锦江国际大酒店用满腔的大爱“承包”了包头达茂旗石宝镇和大苏计两所内蒙古晨报赤峰站学校200名贫困学生的过冬棉衣兰花草大连爱心志愿者在遥远的东北,为我区的孩子寄来80多件温暖的过冬棉衣,金旺角服装批发城四楼童装商户郝建军捐出裤子1000条,还带动其他商户捐棉衣100多件,周霞、王红梅等爱心人士,用自己工资的收入为贫困孩子捐出棉衣……

本报报道后,随即,一场由内蒙古晨报总编辑宋和平、呼和浩特女企业家商会会长樊小平、副会长西北人家饭店总经理李端阳等人发出的资助“鞋垫奶奶供孙子上学”爱心行动连夜展开当日傍晚,内蒙古晨报总编辑宋和平、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我爱公益》栏目主持人嘉琪及内蒙古河套商会、呼市女企业家商会的爱心人士李端阳、李栓柱等一行5人,来到“鞋垫奶奶”家里,为“鞋垫奶奶”和孙子杨洋送去了慰问食品和儿童内蒙古晨报赤峰站棉衣10月22日,为“鞋垫奶奶供孙子上学”爱心捐款行动设立的共管账户已在建设银行开通

截至目前,全国蒙商为乌拉特前旗患病教师义捐42万元,尹美俊正在北京积极治疗

想要一本《伊索寓言》”、“想给爸爸买一件棉袄”……这都是回民区贫困小学生的心愿,本报携手回民区宣传部为100名贫困小学生征集“微心愿”,让寒冷的冬季多一些温情2014年11月底,100名学生的微心愿在本报的倡议下实现了

巴彦淖尔西瓜滞销 经本报倡议销售西瓜400万斤

“熊猫血”产妇李娜“重生”

9

不管是爱心企业还是爱心团体亦或是爱心个人,他们就是内蒙古晨报善行的依托,我们会继续汇聚爱心,送出温暖从9月10日开始,呼市、包头、北京、大同、淄博、大连、太原、天津、广州、陕西一些地区行动起来购买巴彦内蒙古晨报数字报淖尔“爱心西瓜”

尹美俊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一名美术教师,2014年7月份,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体检时发现身体不适,后经上海瑞金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11月中旬,上海内蒙古商会收到求助信后,联合全国各地蒙商,发起“救助患病女教师尹美俊公益行动”11月17日,本报发出倡仪,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向尹美俊老师伸出友爱之手,献上自己的爱心

“新年新衣”公益活动:

2014年5月23日,本报报道回民区钢铁路第二小学学生小然患病,希望社会爱心人士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渡过难关的事件报道刊发后,在呼市,有人开始捐款之后,腾讯公益转载本报报道,先后为小然捐款15万元2014年秋天,小然在北京成功手术

帮助100名贫困学生实现微心愿

2014年11月20日,本报携手内蒙古团委、内蒙古晨报赤峰新闻内蒙古青基会第三届“新年新衣”微公益活动启幕,作为本报具有品牌优势的公益活动,本报深入呼市清水河县,乌兰察布丰镇市、察右中旗、凉城县,包头市达茂旗等地,先后为1000名贫困留守儿童募捐棉衣裤子

“产妇急需ab型rh阴性血,青城大爱接力传递温暖”这是一则本报在2014年11月25日刊发的稿件在11月25日后一段时间里,本报针对“熊猫血”产妇李娜的倡议报道达到18篇从产妇出现大出血昏迷到产妇康复出院,李娜的经历可谓是一段重生的过程,本报在报道这名“熊猫血”产妇的过程中,担负起社会责任,在媒体的倡导下,社会爱心人士先后挽起衣袖,献出“熊猫血”

本报报道后,得到全国内蒙古商会联席会、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河套分会、海南鄂尔多内蒙古晨报通辽版斯商会、广东内蒙古商会、云南内蒙古商会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大力支持响应方向乐先生为此向全国30多位书画家征集了书画作品,倡议“义卖书画救人”12月1日,通过义卖以及现场捐款,共筹款42900元,义卖认购书画作品共元

5

经本报的连续报道,不断集结社会上众多企业和个人爱心,帮助巴彦淖尔瓜农卖掉400万斤滞销西瓜在当时,杭锦后旗分管农业的副旗长兰志明给本报打来电话,代表杭锦后旗人民感谢内蒙古晨报社、感谢所有的志愿者

“新年新衣”公益活动近两个月时间里,本报抽调的6名记者,每天不是深入农村小学了解贫困生情况,就是在去农村的路上从收集社会爱心人士募捐到的衣服,到将募捐到的衣服一一贴上贫困学生的名字,为孩子们找到最合适的衣服,直至冒着大雪将内蒙古晨报赤峰站衣服亲自送到孩子们手中

9月9日,《内蒙古晨报》对西瓜滞销情况作了报道,这也是自治区第一家媒体刊文报道消息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如今的李娜精神状态很好,饮食清淡,可以稍做些活动,一个月后,还需要到医院复查回忆起那段报道“熊猫血”产妇的日子,记者回忆,当时感觉报道是和时间赛跑,早发一条新闻,也许就会早挽救李娜的生命

2014年4月17日,本报报道后,李春明先后收到18万元的善款,其中一名在托县的企业家一次性捐款10万多元经过本报陆续报道,李春明养子的两名亲姐姐找到李家,准备为亲弟弟移植骨髓6月4日,李春明拿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到的善款到了北京,而养子的骨髓与亲大姐的骨髓配型成功从4月17日提出为李春明捐款的倡议到6月5日配型成功内蒙古晨报广告部,本报连续跟踪报道记者刘语回忆,在那段日子里,她几乎每天给李春明打电话,询问孩子病情,询问捐款情况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在本报的倡议下,爱心企业和个人在巴彦淖尔滞销西瓜面前体现出的关爱包头:26万斤,包头河套商会、包头餐饮协会组织购买北京20多万斤,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北京河套商会、北京内蒙古文化艺术商会组织购买陕西:20多万斤,陕西内蒙古商会组织购买山西大同:18万斤,大同内蒙古商会组织购买山东淄博:12万斤,山东内蒙古商会淄博分会组织购买;大连:6万斤,大连内蒙古商会组织购买;广州内蒙古商会会长王金琳:3万斤

“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命运”这是对一名双胞胎姐妹的妹妹患肾脏神经母细胞恶性肿瘤的报道患病孩子母亲没有工作,父亲打内蒙古晨报报电子版工无法凑齐看病的费用用一个版的篇幅,帮助患病的小姑娘,完全有必要

帮助“鞋垫奶奶” 还离家孩子快乐童年

这组报道来源于被人广泛关注的微信:2014年11月23日夜间至24日一大早,“产妇大出血急需ab型rh阴性血”的求助微信,在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被疯狂转发后,40余位热心市民赶来献血接下来,本报开始不断地报道“熊猫血”产妇的最新情况,每天分时段发布消息,让关注她的爱心人士得知李娜病情的最新进展每天都会有稀有血型的人打进本报热线电话,准备为李娜献血

经过本报爱心“微倡议”的扩散,慕名而来为“鞋垫奶奶供孙子上学”行动捐款的爱心人士有200余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内蒙古河套商会有120多人捐款;呼和浩特女企业家商会有60余人捐款,内蒙古内蒙古晨报赤峰站中小企业发展商会有120余人捐款;截至2014年10月22日22时30分时许,捐款数额达26000余元

本报报道为托县农民患重病养子募捐医疗费18万元

“西瓜滞销内蒙古晨报募集到5万元钱订购西瓜”、“杭锦后旗西瓜滞销:西瓜销量再增14.4万斤”、“陕西内蒙古商会购买20万斤西瓜”、“巴彦淖尔近400万斤西瓜销售一空”2014年9月份,本报的版面中多了西瓜的话题,面对巴彦淖尔数百万斤西瓜滞销,本报开始联合社会爱心企业和内蒙古商人,帮助河套农民卖西瓜

一天的义诊活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呼吸科的4名医生为近百名村民进行了诊断,并为村民免费提供了药品

本报联合呼市回民区区委宣传部发出倡议后,共筹集到近3万元的物品,有的爱心人士捐了现金,有的爱心人士捐了书包内蒙古晨报罗海霞,还有爱心人士捐赠了课外读物,工作人员按每个孩子的心愿,购置了物品,保证让每个孩子都如愿以偿

“我只想让儿子活着!”这是本报一则苦难新闻的标题面对这个题材,报道该事件的记者刘语说,她被这位40多岁的庄稼汉感动了4年中,为养子看病花去40多万,几乎倾家荡产,但还是一心想着为养子治病她决定帮助这名40多岁的呼市托县庄稼汉李春明2010年,托县农民李春明的养子在托县五小上一年级的时候,出现流鼻血和发高烧的症状,经过到呼市、北京多地检查,确定为患上嗜血细胞综合征

2

10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qz/23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