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用心服务突泉县31.5万人民在线网常用导航↓↓↓
找工作找房子找二手查电话查违章要投稿来爆料免费发打广告下载App客服广告-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即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如何做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请看兴安盟突泉县的做法——
扶贫先要“扶”志气
“虽然我的腿残疾了,可我还有双手,我不争当建档立卡贫困户,我靠做豆腐也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连日来,突泉县突泉镇北厢村残疾农民陈华不争当贫困户的事儿传开后,在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10年前,陈华因疾病导致下肢残疾,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们家的生活一落千丈。陈华说:“过去十几年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年因为残疾被列入贫困户行列,可我不甘心一辈子贫困,不愿意戴贫困帽,想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改善自己的生话。”
憨厚老实的王忠诚老两口随着年岁增长,各种疾病接踵而来,王忠诚患上了流动性肝炎加股膜炎,老伴乳腺癌手术花费3万多元,两个人都需要长期靠药物维持,日子一度过得很艰难,今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
“今年,乡政府对贫困户实行了‘借羊生羔’产业扶贫政策,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由蒙羊牧业公司免费提供带羔基础母羊,4年后返还,期间繁育的所有肉羊都归贫困户所有。同时,乡政府协调蒙银村镇银行连续3年提供元养殖补贴,用于完善圈舍、配备草料。”王忠诚相信有了这个产业,自己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扶贫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扶贫惠民政策
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中,突泉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大部署,深入推进“扶贫扶志”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不甘贫困的意识,勤劳节俭、自立自强、同步小康的雄心斗志,全面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扶志就是要把贫困户自己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把内因激起来,脱贫的腰杆就会硬起来,脱贫的办法就会多起来。如果他们缺乏主动脱贫之志气,再扶也是白搭。”突泉县县委书记屈振年说,扶贫不扶志是不行的。只有加强教育、引导,让农民有“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而非政府“要我脱贫”的被动督促,脱贫攻坚才有坚实的基础!
以村为单位,开展“六个一”(开展一轮思想教育、组织一轮技能培训、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建强一个文化阵地、选树一拨先进典型、悬挂一批宣传标语)活动,在技能和产业上帮助那些想通过努力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培育贫困群众全家努力脱贫,非贫困户鼓足干劲奔小康的良好风尚。
组织驻村干部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他们明白扶贫不扶懒,扶勤不扶懒,脱贫当自强,有志气才能褪“穷气”。
在不增加学校、学生负担情况下,把扶志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从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对贫困群众集中开展以精准扶贫感党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前后对比,感受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生产生活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真正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同时,在感恩教育中融入自强奋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发扬突泉人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精耕细作精神,依靠自身努力,尽早实现脱贫。
送钱不如送技术
“脱贫不能只靠‘输血’,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扶智就是要提高贫困群众的智慧,让他们能够掌握一门技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屈振年说,脱贫攻坚,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贫困户才能自力更生,更好地实现稳定增收。
就业局举办的实用性技能创业培训
抓住农闲时间,面向贫困妇女相继开展烹饪技能、种植养殖、家政服务、农村电商、手工编织等适合贫困妇女特点的技能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去年以来,共培训妇女余人,安置就业余人。
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脱贫需求,围绕种植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等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秸秆转化等重点工作,采取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了实用技术推广培训。
年下半年起,突泉县依托在当地设厂的企业,由政府出资购买生产设备,企业培训当地农民并回购产品,主要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企业务工。目前已经在全县建立扶贫车间13个,涉及家居用品加工、草艺工艺品编织、蒙古族饰品制作等,已经有多名原本没有收入的农民,通过培训不出村实现了平均月收入0多元。
以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开展了汽修、电焊等就业技能和相关等级证书培训,帮助培训人员掌握就业必需的技能和相关知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实现稳定就业。
突泉县杜尔基镇红光村“扶贫车间”让村民家门口就业
点亮贫困户心灯
突泉县整合宣传力量,利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