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的乌兰察布,碧水蓝天,清风拂面。漫步在集宁区新世纪双语小学的校园里,草长莺飞,书声琅琅。此时正值乌兰察布市课改一周年,全市教育改革的新模式——高效课堂进展如何?记者在集宁新世纪双语小学似乎找到了答案……
01class课改之路不平坦,终将破茧成蝶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记者陈鑫)11日上午,记者来到新世纪双语小学时,正是课间休息时间,一进楼道门,瞬间就被孩子们包围了起来。“老师,您可不可以给我签个名?”,学生们此起彼伏地要求记者为他们签名字,仔细打听后记者得知,孩子们是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任务的要求就是:在陌生人面前背一首古诗词,背完之后大人在本子上为孩子签名,谁的签名最多谁完成得就最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道里,充满了孩子们的背诵声。
记者观察到,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们遇到大人时说话得体大方,语气彬彬有礼,很是自信。
该校政教处姜婉老师告诉记者,这就是课改给孩子们带来的最大好处,主动学习,学会与人沟通与交流,向别人展示自己学到的知识。
提起一年前的课改实施之初,50岁的郭明兰老师会心地笑了。“我当初非常抵触课改,老师放手课堂,让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去学习,能有什么效果啊!”郭老师坦言道,看到课改与自己交了大半辈子书的教育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她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一度产生了辞职的想法。
郭老师担心的问题也是多数家长关心的焦点,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学习,然后在黑板上展示,老师的角色由之前的灌输者变成了指引者,课时、课容量和讲课进度会不会受影响?孩子们的成绩会不会下降?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家长和老师。
“孩子们的成绩在短时期内出现过下滑的情况,老师们很着急,但是经过上半学期的过渡,这学期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都呈现出了明显的提升。”郭老师介绍道,“课改之初就是一个‘自我革命’的过程,老师和孩子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现在读初一的王英同学对于课改感受颇深。“六年级的时候我开始接受课改,一开始也是不适应,老师讲得少了,全靠自己学习,不知道方向在哪儿,别别扭扭地学了两三周后,逐渐开始适应了。”王英说,“现在我很享受上课的时光,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也很自信,表达能力、心里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是课改带给我最大的改变。”
记者在与王英和燕梦茹两位同学聊天时,明显感觉到,虽然他们的脸庞还稍显稚嫩,但是说话的内容和表达很有条理,逻辑思维也很敏捷。
02class课改是“人心”的改革,是一场修行“课改先是从改‘人心’开始,对于这句话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语文教师范淑珍说道,“慢慢地我发现,课改就是不断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让孩子从内心最深处来感受做人的道理。”
姜婉老师告诉记者,分小组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孩子的自觉性和团队意识,让孩子们不用监督就能自觉地完成任务。姜老师举例说道,校园里有纸屑,以前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才去弯腰捡纸,现在不用老师说,只要看到纸屑,孩子们都会去捡起来,一个小小的细节体现出了孩子们心理改变的过程。
教初中数学的陈爱香老师则是通过课改再一次焕发出了她的工作热情。“以前就是教书,让孩子们学会知识就觉得完成了任务,现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我之前的习惯,上课不仅要备老师课案,还要备学生课案,孩子们在课上不断地给我带来惊喜,促使我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陈老师说道。
“我现在是把学校当成了家,而家成了旅店。”陈老师笑言道。
该校魏山虎校长表示,孩子们在黑板上完成作业,看似是在写黑板,其实不然,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也是在学做人的道理,规规矩矩、一笔一画,板书方方正正,做人也要端端正正。
03class课改之路任重道远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陈登龙表示,课改在形式上是改教学,根本上则是改教育。对于乌兰察布市目前的教育现状,陈登龙说:“改革才有出路,通过改革来提升全市的教育水平,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
魏山虎则表示,相对于初中、高中面临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小学的教育改革成了一块试验田,面对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魏山虎和他的学校也在摸索中前进。而如何能让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实现完美结合,则是全社会都在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哪里医院治疗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