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历史 > 内蒙古晨报乌兰察布小记者走进中国邮政

内蒙古晨报乌兰察布小记者走进中国邮政

发布时间:2018-9-20 8:07:58   点击数:

小记者化身邮递员

□小记者董帅  

3月24日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中国邮政物流园区,心情特别激动。

首先我们跟随着老师的步伐,进入了邮政内部工作的地方。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邮票的来历和名称,图案的讲解,让我从中认识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女王。

接着大家一起去参观、了解运货帯和安检机。我发现了这道程序非常独特,它可以让每一件物品都会显示在电脑上面,特别神奇,也可以排除有毒品物件的存在。还有一些电脑专门分类显示哪个邮件是否要送到哪里。参观了内部各项以后,老师又给我们每一位小记者发了明信片,让我们写下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和详细地址。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今天下午我收获很多。也有一件让我非常激动的事情,那就是我今天正式晋升为一名铜牌小记者。老师为我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铜牌小记者证,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然,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我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引领,也让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会继续努力!

最后,我们还拍了集体照,在邮政物流园留下了美好的足迹。邮递员叔叔还精心为我们准备了一份邮票作为礼物,特别珍贵,我一定好好收藏它。

邮局趣事

□小记者胡涛

今天下午,空气清新,阳光十分温暖,暖得让人想脱掉所有衣服。内蒙古晨报小记者们相约来到了邮局实践体验。

走进邮局的大门,大大的黄字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大厅里,“欢迎内蒙古晨报小记者实践体验”这几个字特别醒目。

讲解员阿姨身着整洁的工作服走到我们面前,会心的笑容一直洋溢在她脸上,给我们讲了许多有意思的知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令我记忆最深的是邮票的由来。讲解员阿姨和蔼可亲地对我们说:“小记者们,你们知道邮票的来历吗?”大家都挠了挠头,陷入沉思当中。这时,武一凡小记者举手了,向我们大声又流利的讲述了一遍,我听得津津有味。“邮票始于英国,是由罗兰﹒希尔教授帮助爱丽丝小姐付费发明的。”接着,老师又补充了一些知识,真不错,我们都笑了。

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皮带检验机前,那又长又宽的皮带,把一件件货物送到卡车上,然后利用卡车送到收信人手中,过年都不停息,为人民劳动着,想一想,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谁都做不到。

我们用手把一件件货物“检验”,让工作人员可以更省力地把它弄好,真不容易。做完这些事,我们已经满头大汗,而工人们要一年四季都这样干,现在我觉得它们是最辛苦的。

时间飞逝,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但我却一心想着邮件,直到走的那一刻,我回过头又看了一眼,饱含美好记忆的泪珠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内蒙古晨报小记者走进邮局

——揭秘邮票的前世今生

□小记者张子奥

在21世纪里,人类会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联络,那么在没有通讯工具的以前呢,人们只能靠信件来传递信息。说到信件,就必须提到邮票,是谁发明了邮票?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内蒙古晨报小记者又一次出发,去一一寻找答案。

3月24日,我们来到乌兰察布邮政仓储物流中心,一进门就看见“乌兰察布邮政欢迎内蒙古晨报小记者实践体验”的横幅挂在墙上,在干净整齐的厂房里特别显眼,让我们小记者的心里很是激动。

讲解员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首先给我们讲了邮票的来历。原来在英国,最初信件是由收信人付邮费的,但存在好多不付邮费的现象及邮资过高等问题。于是罗兰·希尔向当时的英国政府建议:“邮费应该由寄信的人来付,而且也不应该太昂贵,否则穷人是付不起的。”英国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议。年,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它上面印的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因为这一枚邮票是黑色的,所以叫做“黑便士”。然后,讲解员阿姨又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邮票的趣事,小记者们都感到非常的惊奇。

随后,我们便开始参观那台摆在大厅中央的"巨蛇机器人"——皮带运输机。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是一台半人工机器,在皮带的中间有一台红外线检测器,用来检查在邮件中是否有违禁品,邮件在经过红外线检测器时,无论它包的有多严实,检测器还是会把邮件里物品的信息传递给电脑,并用颜色加以区分,让工作人员能了解到邮件中物品的种类。例如:蓝色代表铁器;黄色代表食物或衣物;绿色代表塑料制品等等。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接下来到了小记者们的采访时间,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工作人员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让小记者们对邮政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情系万家,信达天下”,这是中国邮政百年以来的服务宗旨,不禁让收获满满的小记者齐声大喊“百年邮政——加油!”

走进邮政物流仓储中心

□小记者郑悦

3月24日,我们晨报小记者走进邮政物流仓储中心。

下午2点30分,我们准时在邮政物流门口集合,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刚走进大门,就看到院子里停了好几辆箱货式的大汽车,上面醒目写着“中国邮政”。

随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他们工作的地方。那里的阿姨给我们首先讲了邮票的由来。它是英国教授罗兰.希尔发明的,世界第一枚邮票年5月6日发行,邮票的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因为这枚邮票是黑色的,所以,这邮票也称作“黑便士”。

后来,阿姨还给我们每人一张明信片,我选了一张关于介绍“一带一路”的明信片,我们在明信片上面写了祝福语,然后写上家庭住址,以邮寄的方式寄给爸爸妈妈,我从中知道了原来写信还得写邮编,而且我还记住了咱们乌兰察布市的邮编,这是我第一次寄东西,好期待呀!

然后阿姨带我们看了工作人员是怎样邮寄包裹等,他们从检验物品,利用传送带输送,一个一个包裹盖戳,再分类到各个区域,由快递员装车发送到收件人的手里,我看到他们好辛苦呀!最高兴的是我也当了一次小小分拣员,我拿了一沓信,按上面地址进行分类,放到各个旗县的小柜子里。我还知道了乌兰察布市有十一个旗县市区,分别是集宁区、卓资山、凉城、化德、兴和、四子王旗、中旗,前旗、后旗、商都、丰镇。然后我们小记者进行采访,大家都争先恐后抢着提问问题,我也不例外。结束后,我们在邮政快递车旁边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邮政的工作人员还送我们每人一个精美礼物,是年34届最佳纪念邮票,我拿到这枚邮票开心极了,我一定要好好收藏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采访时间要结束了。这次参观采访活动让我大开眼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这次的收获可真大呀!

我是小小邮递员

□小记者武一凡

我们很多人都会喜欢从网上购物,也有人保留着常给远方的家人写信。但是,我们的快递,送出的信件,它们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这天,晨报小记者们来到了乌兰察布邮政,来解开他们心中的疑团。

下午2:30,20多位小记者准时集合到了乌兰察布邮政,开始这一期的活动。

首先,讲解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邮票’是怎么来的吗?”之后,小记者们听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年,英国教授罗兰希尔在一个乡村度假,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邮递员到了一个破旧的农舍前,问:“爱丽丝小姐在吗?有你的一封信!”过了一会儿,爱丽丝小姐从里面走了出来。邮递员说:“你必须先付5先令,才可以打开这封信。”爱丽丝小姐拿着那封信翻看了一下,对邮递员说:对不起,我不能收这封信。”说这便把信递给了邮递员,可邮递员说:“不行,你必须付,我都给你送来了。”可爱丽丝说:“不可以,5先令是我一月的工资啊。”这两个人便发生了争执。罗兰希尔教授看到了,便帮忙付了5先令。邮递员走后,爱丽丝很感谢。其实,他早已和家人约定,如果在外面安全,就在信上画个圈。爱丽丝看到了圆圈,收不收信已经没有意义了。罗兰希尔觉得这样对谁都很不公平,于是向政府提议,把邮费从收信人付改为寄信人付,并将邮费降为1便士。于是,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上面印有维多利亚女王十五岁的侧脸)在产生了。听了这个故事过后,小记者们很惊讶,原来邮票是这么来的啊!

接着,老师为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明信片,说:“你们吧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到这上面,然后写上你们家的地址,我们邮递公司帮你送到家。”小记者们听到后,可高兴了,连忙开始写了起来。但写的越快,就越是错误百出,有的小记者们写了换,换了又写。一连换了两三次,才终于写成功了。

然后,老师为小记者们科普了一些小知识,比如:乌兰察布邮政每天的处理量最多可达5万件,平均每天6万~7万件;中国有名的邮票有:猴票(2万6千元)和祖国山河一片红。

紧接着,到了4点,大批大批的快递涌来,老师又带晨报小记者们去观察了工人们分拣快递时的情景。在滚动的皮带中间有一个安检机,从上面可以看到快递里的各种东西。橙黄色代表衣服和食物;绿色代表电线和胶鞋底;蓝色为铁器;重金属为黑色。这可让小记者们长知识了。小记者们还发现,在分拣的时候要盖两次章,是为了更保险。

最后,小记者们一如既往地进行了小小记者发布会。小记者们的问题有简有难,老师也一丝不苟,一一解答了小记者的疑团。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ls/970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