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新华网/图
内蒙古晨报 此次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期一次重要的验证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提供技术支持。试验任务由飞行试验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与回收四大系统组成。
探月工程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牵头组织实施。飞行试验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由服务舱和返回器两部分组成,服务舱以嫦娥二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研制,具备留轨开展科研试验功能;返回器为新研产品,具备返回着陆功能。用于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在以往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计划,飞行试验器飞行过程约8天,在经历地月转移、月球近旁转向、月地转移、再入返回、着陆回收等五个阶段后,返回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任务实施期间,我国“远望”号测量船队、国内外陆基测控站,以及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共同组成航天测控通信网,为任务提供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
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4M小卫星,主要用于验证卫星长效电池工作情况。
据《华商报》报道,我国探月工程将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回家前,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将在太空点火踏上回家之路,在进入大气层时,要多次跳跃来减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所研究员、博士,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洪鑫说。据介绍,飞行器从月球轨道回家,采用“跳跃式”进入大气层的方式,仅有前苏联采用过。
“弹跳式”再入如同“打水漂”
嫦娥五号发射的全过程就像一次紧张激烈的4×米接力跑,此次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试验就是最后一棒,目的是验证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的全过程。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返回地球是从太空中的模拟月球轨道出发,在太空中点火,飞向地球。
与神舟飞船回家时一头扎进大气层不同,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返回地球的速度非常快,将达到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以这样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势必会因为高温而被烧毁。要在进入大气层阶段把速度降下来,我国选择了“弹跳式”再入返回技术。
“当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以计算好的某个角度与大气层接触后,和大气层产生相互作用力,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就像碰触到水面的小石子一样,弹跳起来,然后再次接触大气层,又跳起来,就像人们时常玩的‘打水漂’,反复升降多次,达到减速目的。每一次弹跳都经过精确计算,为克服气流等引起的不确定因素,在弹跳过程中,还有多台小发动机在适时点火,控制姿态,确保每一步升降都准确。只有每一步都准确,才能准确降落至内蒙古中部的预定降落场。”洪鑫说。
采集月球样本可更好了解月球
洪鑫介绍说,“取样返回”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所取的月球表面样本将有助于人们了解月球。能完成月球“取样返回”,说明我国科技工程技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与嫦娥系列前三次发射不同,嫦娥五号的任务更重、规模更大、难度更高、要解决的科学难题更多,实施该工程可带动更多、更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记者王卫平)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去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