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公布了“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入选。
去年,考古人员发现辽代贵妃墓去年9月,考古人员在内蒙古多伦县发现罕见的辽代贵妃墓,并在墓室中清理出墓志。
▲墓葬内部
▲图为辽代贵妇墓出生地墓志。盖志庸摄
据悉,辽代贵妃墓墓志为汉白玉质,略呈方形,边长89厘米。志盖盝顶,四周围绕十二生肖人物,人物面部丰膄,神态传神,颇具唐风。中部阴刻篆书“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几字;志石阴刻正书,首行撰“大契丹故妃兰陵萧氏玄堂志铭并序”,其上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身世等情况。
今年四月份,确定墓主人身份据内蒙古晨报报道,4月27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研究员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内蒙古考古专家“打开”在内蒙古多伦县出土的辽代贵妃墓墓志后,经翻检多方史料,最终确定墓主人身份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外孙女。
萧太后(953年—1009年),名萧绰,是千余年前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辽朝的皇后,是辽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最鼎盛时期。萧太后因在民间戏曲中的形象而在中国家喻户晓。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据了解,内蒙古辽代贵妃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金花银高翅镂花冠、金花银凤纹镂花高靿靴、包金龙纹玉带銙、仰覆莲纹白釉定瓷罐、鹦鹉纹影青执壶、金扣口白瓷盏等皆为辽代文物的精品之作。
▲出土的金流苏
▲出土的金花银镂空凤纹高翅冠
▲出土的玉配饰
考古发现意义非凡据内蒙古考古专家介绍,内蒙古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是北方古代契丹考古的重要新发现。该墓葬经过发掘,出土大量罕见的金银器、玉器、瓷器等文物,瓷器为定窑、越窑系列,是辽代瓷器出土最为集中的一次。对于研究契丹、辽、后族、贵妃系统等,均具有重大意义。据了解,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锡林郭勒盟文物局,多伦县人民政府已经将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予以重点保护。
相关链接除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外,其他九个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名单——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是云南省继元谋人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早更新世旧石器旷野遗址。遗址地层堆积为湖滨沼泽相沉积,地层堆积连续稳定,化层较厚,文化遗物丰富,是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原地埋藏遗址。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亮点:发现万年前的木制品和用火遗迹,这在国内外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极为罕见。木制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研究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制品。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蒋庄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及东台市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因泰东河水利拓宽工程需要,年10月至年1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出土玉器组合
亮点: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距今-年的良渚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同时。继年发现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后,新近又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其年代距今约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亮点:良渚的水利系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将中国水利史的源头上推到了距今年左右。良渚人比“大禹”先治好了水。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海南省万宁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三亚市东部海岸地带。当地属于砂质海岸地貌,常年受潮汐、风浪影响,形成多个海湾等相对独立又相互交通的地理小单元。各地理单元内海、陆生生物资源丰富,颇适于古人繁衍生息。
▲英墩遗址贝壳堆积
亮点:把海南从历史时期追溯到史前,建立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编年序列,是填补空白的开创性工作。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从年9月开始启动了周原遗址新一轮的考古工作,基于对都邑性聚落的理解,在全面调查,重点区域钻探的基础上,一方面选定凤雏建筑群为中心的贺家北区域持续开展工作,管窥整个遗址的聚落结构;另一方面以厘清池渠类“框架性遗迹”为目标,宏观把握周原的聚落结构和功能分区。
▲凤雏三号基址全景(上北下南)
亮点:殷遗民在西周的周原地区是如何生活的。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位于大冶铜绿山Ⅶ号矿体(大岩阴山)北坡,坐落在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马鞍形山岗上。年11月-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墓葬区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平方米,清理墓葬座。其中,西周晚期3座、春秋时期座,共出土铜、陶、玉、铜铁矿石等质地文物余件。
▲出土孔雀石
亮点:首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采选冶铜遗址与墓地组成了一处铜矿产业链。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
年至今,历时5年时间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共勘探约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对海昏侯墓周边5平方公里区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金饼、麟趾金、金板出土情况
亮点:海昏侯刘贺墓毫无疑问是年度“最热”的考古发现,在专家和公众层面都得到了高度认可。
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太极殿遗址位于北魏宫城中部偏西,北距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金村约1公里,南距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约米。-年,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启动了汉魏洛阳城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宫城中枢区考古勘察。发掘面积1.2万平方米。
▲北魏洛阳宫城中枢轴线主要建筑遗址(上南下北)
亮点:明清北京城的宫城格局从何而来?紫禁城的太和殿的源头在哪里?汉魏洛阳城的太极殿可以告诉你答案。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丹东一号”沉船位于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处。-年,为配合丹东港海洋红港区的基建项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会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通过档案梳理、物探扫测、潜水探摸、抽沙清理等工作,最终在24米的海底找到并确认清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水底的毫米口径炮弹头
亮点:爱国电影《甲午风云》大家应该都看过,邓世昌和“致远舰”可谓家喻户晓,如今通过水下考古可以告诉我们“致远舰”到底是什么样子。
来源丨综合新华网、人民网、内蒙古晨报等内容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