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取消的取消,该简化的简化,把政府部门乱伸的手收回来。
这样的切肤之痛,很多人记忆犹新:回老家办护照,往返6次仍受刁难;出境游办手续,却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在异地怀孕,准生证比怀胎十月还慢……望而生畏的冗繁程序,无如之何的奇葩证明,今后将逐渐从生活中销声匿迹。近日,人社部公开《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简称《意见》),目的就是要简化手续、优化服务。
既然是减少无谓的麻烦,就必然要对不必要的手续进行大刀阔斧的削减,也就是要果断而坚决地做“减法”。纵览《意见》全文,“不再”的用法贯穿始终,“取消”的意思一以贯之,“简化”的概念一脉相承。办理社会保障卡,要求简化流程、缩短周期;档案保管,杜绝捆绑收费、隐形收费;留学归国,有学位学历就不再需要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该取消的取消,该简化的简化,把政府部门乱伸的手收回来,正是为了让手续清爽起来,让办事舒服起来。
当然,简化手续,只是优化公共服务的第一步;有所不为,正是为了让政府在职责范围内更好地“有所为”,也就是说还要细致而耐心地做“加法”。从推行“一站式”服务、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到建立并畅通公共服务“绿色通道”,从建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平台,到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事项的数据开放、信息共享、校验核对,《意见》不仅矢志打掉冗繁手续,更致力于创新公共服务、优化政府职能。
有破有立,有退有进,有减法有加法,《意见》能够拨动人们敏感的神经,正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问题意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这份改革文件开宗明义点出了改革的价值指向。而从各项改革举措来看,简化手续也好,优化服务也好,大多数都涉及到异地办理、全国接续的问题,这就抓住了“流动时代”的社会痛点,也对接了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意见》所体现的,不正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改革方法论?
一个办事窗口,一头连着百姓利益,一头连着政府形象,既可能因为衙门作风而导致矛盾对立,也可能由于为民服务而增强社会信任。一位基层干部的话耐人寻味:老百姓接触不到更高层的领导,基层干部是什么样,百姓眼里的党和政府就是什么样。也就是说,老百姓是通过身边的人与事,来完成政治想象,而公共服务几乎都涉及到人,自然也最能影响群众的政治判断。正因此,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既能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更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十八大以来,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到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正是在方便群众办事的过程中,不断夯实着干群关系的基石。
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管起来,《意见》体现着政府职能“缩”与“扩”的辩证法,政府既要“有限”,更要“有效”。有限政府是对边界而言,政府不再进行“全能行政”,而是把不该管的交给市场和社会;有效政府是对职能而言,政府把职责范围的事情做好做优,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一个“有限而有效”的政府,边界清晰但职能明确,运转流畅而服务优良,它不会干涉不该管的事而制造无谓的麻烦,但也会在该管的事情上当仁不让。“有限”是为了“有效”,“有不为”是为了“有所为”,《意见》也折射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层目标。
当然,办事窗口的官僚做派难以猝除,文件的制定决不等同于现实的成绩,这中间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意见》是推进简政放权的一种延伸,回应着人们“办事不求人”的希望,也将政府改革引向深入。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奇葩证明典型事例“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是市民陈先生准备出境旅游时遇到的尴尬事。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这样那样的证明,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
奇葩证明我们并不陌生,可“不自杀证明”你见过吗?前两天,常州市新北区三井派出所来了一名女子,这名女子请民警帮其丈夫开具一份“不用天然气自杀证明”。不开吧,燃气公司不安心;要开吧,派出所犯难。
浙江诸暨一市民为了补办一张火化收据证明他母亲被火化,他在4年间跑了8趟殡仪馆仍未能成功。当地镇政府回应称,已简化程序,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江南第一城何先生说:上个星期就看到年秋季公办学校招生通知,便开始筹备起来,可发现不管是登记还是报名,都需要小孩的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但几年前因为家里失窃,小孩的出生证丢失了,这可怎么办?还可以登记报名吗?遇上要证明“爸爸是爸爸”的问题,何先生很愁。
外国也有“奇葩证明”。46岁的土耳其男子锡南·阿夫哲花了10年时间,最终证明自己活着。
离婚被要求证明是正常人?一位市民张先生因为在30年前曾到精神医科中心咨询过,而后和妻子办理协议离婚时被要求出具是正常人的奇葩证明。最后张先生到精神医科中心做了必要的检查后,才拿到了是正常人的证明。最后和妻子顺利离婚。
折叠据统计,从娘胎里的准生证,到死后的骨灰存放证,人生不足百年,仅常用证件就一百多个。把办证所需时间和费用累加,无疑天文数字。更让人窝火的是,证明过多过滥过奇主要是针对普通民众,对某些有权有势者而言,别说“证明我妈是我妈”了,假身份证、假护照都不成问题。一边“吃拿卡要”成风,一边摆出“按规定办事”的姿态,这并不罕见。表面上,这因为原本应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核实,但同级职能部门之间却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担责。各职能部门就像一个个行政“堡垒”、信息“孤岛”,相互隔绝,壁垒森严,让百姓跑断腿。
年5月14日,据公开报道整理,在曝光8起“奇葩证明”事件,其中,证明亲属关系的有11起,所占比例超三成。除了“证明你妈是你妈”,“证明我女儿是我女儿”、“我爸是我爸”也陆续被媒体报道。除证明亲属关系外,死亡证明也有6起,占1%。在这8起事件中,涉及15个单位,包括:房产局、土地局、民政局、公安部门、社保部门、计生部门、气象局等。
《人民日报》年4月8日报道,落户北京的陈先生一家准备出境游,需要明确一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他想到自己亲妈。问题来了:他需提供他母亲是他母亲的书面证明。可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了陈的信息。更奇葩的是,陈先生向旅行社交了60块后,就不用再证明了。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大家都在看
乌兰察布人事新动态:张琛同志任乌兰察布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于海宇同志为乌兰察布市政府副市长人选民声追踪:津华时代小区自来水已接通正在做水质检验飑线连袭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多地遭冰雹灾害小编:樊瑞刘强提示:晨报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晨报小记者,让孩子了解现实,学会感恩
栋梁英语角,开口说英语,以后高考不吃亏
现正在报名。登陆“栋梁工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