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教师,退休职工……自内蒙古金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安公司)非法集资案案发后,他们有了共同的名字——“受害者”。
◆网络配图
“我跟老头一辈子省吃俭用的钱都投进去了,现在儿子要买房结婚,我指望用钱,可去哪儿找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分局大门外,头发花白的王桂芝再一次前来打听案件进展,再一次失望而归。
王桂芝今年68岁,是呼和浩特市的一名退休职工。3年前,她在工商银行民族商场支行存钱时第一次接触到了期货,并将万元(人民币,下同)分两笔打进了金安公司指定的账号里。
在王桂芝与金安公司签订的《投资管理合同》上记者看到,这是一款金安公司在银河期货有限公司开立的期货账号为的投资产品,关于这款产品的描述为“保本保收益”、“投资管理期限6个月”、“年化收益率11.0%”。
按照这样的收益率计算,王桂芝的万元在半年时间内就可以赚到6.6万元。可让王桂芝没料到的是,收益没拿回几笔就出了问题,一开始是只见收益不见本金,再后来是本金和收益都要不回来,她前往金安公司的办公地点一打听,才知道还有许多人也是来要钱的。
“我投进去的钱都是我妈跟我姥姥的钱,现在一点都拿不回来,我都没办法跟老人交代。”另一名受骗者冯慧告诉记者,她第一次接触到金安公司业务员也是在工商银行,了解这款投资产品后,她当即就与金安公司的业务员签字打款。
“我们这些受害者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