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历史 > 李天东middot情诉黄河ldqu

李天东middot情诉黄河ldqu

发布时间:2020-10-19 22:16:34   点击数:

这里,有一位老人,两鬓斑白,站在黄河流经草原的岸边,向着九曲回荡的黄河诉说记忆中的乡愁,夹岸而过的黄河水不断拍打着回应着子孙的祈愿。也在这里,老人趁热打铁,建起流淌草原上的黄河小镇,匠心传承新时代下黄河草原传说——“黄河谣”。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李天东先生的工作就是他的一生。最早跟随父亲来到包头,22岁下乡到白云矿区牧场做知青,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包头人,三年的下乡经历让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而记忆中70年代的包头那抔黄土垒砌的土房,所有记忆中的样子直到现在李天东随意谈起时都尽显难以忘怀。“我的第一个职业就是木匠,下乡时多知青的镐钯全是由我们4个木匠安装完成,我也正是每天在农村与这些用具打交道,久而久之就喜欢上了收藏各种农具、民俗物件。”而他这一收藏就是30多年,记忆的延续也是从这里开始......

老来得“馆”老物件安了家

年,李天东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了摄影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又从事了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这些艺术的积淀也为他日后呕心沥血打造匠心之园注入了灵感之源。年底,他作为一名原创建筑设计师参与了包头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但他却拒绝了规划后政府所给的报酬。一次偶然机会,他收藏的各种民俗文化老物件亮了相,物件之多,虽不像珠宝玉器价值连城,但件件都是草原黄河岸边民俗文化、工匠技艺的刻印,让观看的人大为惊叹。而于他却又一个梦想——亲自打造一个博物馆,将收藏分享给更多人,也将记忆镌刻给每一个人。就这样,哈林格尔西栓圪堵成为他实现梦想的造梦田。

“当时我的心情就像是穷汉子捡了条驴,一时间高兴得都不知道要怎么好了。”谈起几年前得到这片土地的喜悦李天东睁大了眼睛说,那时兴奋激动的心情仍旧在。

青砖灰瓦执着的是情怀

“匠”代表的是一种笃定的精神,坚持下去的力量就是情怀。梦想是美好的,但要变为现实却是很艰难的。

“太难了,满眼的沼泽地,施工汽车进来如船一样,都说我一定是个疯子,这样的地方怎么能建起房子。”破烂的砖瓦厂、臭气熏天的沼泽地上架起三米的地基,无为而治才是对家乡生态的最大的尊重,昔日脏乱差,在今日已是一幅记得住乡愁、闻的出乡土,留的住青山绿水的农家生态画卷。

经过3年的苦心打造,黄河谣工匠博物馆终于在去年建成。总投资万元,占地4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按1:1复原北方黄河沿岸农耕文化,真正为工匠前辈树碑立传,再现旧时工匠劳动、淳朴敦厚生活方式的原始风貌。

作为黄河哺育的草原儿女,传承年黄河文明是李天东一生的追寻,黄河工匠博物馆何尝不是北方游牧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进入博物馆展厅,木匠、铁匠、毛匠、老油坊、豆腐坊等二十多个工匠主题坊,前后跨越了多年的历史,当你推开博物馆那扇门起,就仿佛置身于苍茫的黄河岸边,沿着蜿蜒的小路,不时还会听到远处传来驼铃声,目光所及之处也远远超越了其收藏本身的意义。

“历史不能走马观花,真正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入生活,走进中华才是我真正要做的事情。”李天东满怀希望地说。历史之所以称之为历史,也是更多的人革新了旧的生产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不能忘记,文化传承更不能忘。因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远不是机械生产出来的东西,而是工匠之手!

勤勤恳恳做自己的“迪士尼”

当我们在不断苦苦寻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想要其发扬光大时,而根植于乡村的文明恰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乡村承载着过去人文、历史太多的印记。耕读文明,努力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是李天东先生最多表达的。

“真正好的生态景观建造,并不是多么优秀的建筑师拿着图纸去做的,而是对文化的一种痴迷,注入自己的点滴心血在建造。我从小生活在包头,现在游园里的设计都是我儿时的回忆,我想也是多数人的记忆。”李天东说,粗狂的石墙围,房墙土坯、古旧的老水车,一切都是最原始的农村样子,他常到国外转,发现国外最美的不是城市,都是在田间、在农村。“但我们不需要复制他人,我想深入挖掘我们包头最淳朴的黄河情,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一样可以打造中国的迪士尼。”李天东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义无反顾,热火朝天地一干就是三年。早上日出进园,日落还不舍得回家,每天工作12小时,3年里这位60多岁老人没有睡过一个午觉。他的爱人常常吐槽他一回家就睁不开眼。

“每天觉得12个小时都不够用,晚上躺在床上恨不得天马上亮,只要脚一踏入这片地,我就感觉到兴奋,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一天天成长,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输父子齐上阵各显本领

包头北梁拆迁的木料、西栓圪堵村一台破烂的推土机……李天东对艺术的审美,让他对游园设计点滴都充满敬畏,架起房梁改装后的推土机变成了乡土风味的吧台,木制颜色深浅不一的桌椅板凳,一张一弛间都忍不住驻足观望。

“西栓圪堵拓荒牛是我给吧台起的名字”游园整体规划采用原生态设计手法,生态植物、沼泽湖泊为核心,将黄河鱼文化主题特色餐饮与沿河农家风情相结合。他始终专注于艺术化的乡村风格设计,致力于以内蒙古文化元素为核心打造出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原创作品。

“越做越大,投入资金也愈来愈多。我回来一方面是我想发挥我自己擅长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也是被父亲执着、为家乡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情怀而打动。”

李沙,李天东之子,辞去了年薪几十万、旁人梦寐以求的外企工作,年回到了包头和父亲一起打造包头唯一的黄河湿地景观。“黄河谣这份情怀的一体两面就是左手的情怀与右手的现实,这是我与父亲最大的差别。黄河谣年建设以来,前前后后投入几千万元,自己投入资金不够,又卖了4套房子,我只能发挥我所长去做一些配套服务,就比如搞餐饮,一是我爱吃,二是依托餐饮产生的利润才能把园子建的更好,父亲总是说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身为黄河哺育下的草原儿女,传承前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对老百姓有益,更是对社会有益。未来,西栓圪堵72户,多户村民共同打造属于包头的水乡小镇,让黄河水流入家家户户,让目光所及、耳闻目染之处都成为特色生态休闲胜地,让包头真正拥有一见倾心,成为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李沙说。

从博物馆,到游园外布置,再到餐饮室内装潢设计,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工匠一丝不苟的点滴心血,看到大大小小的斑驳物件,李天东超乎寻常,甚至近于“神经质”般的艺术追求、不求回报的尽善尽美、专注执着的家乡情怀,无不令人对眼前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产生深深敬仰之情。“解”了乡愁,释放了情怀,在流经草原的黄河岸边,传承工匠精神,流传淳朴乡土,他还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着......

企业家形象照由摩卡视觉婚纱摄影工作室赞助拍摄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ls/1125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