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新增贷款“腰斩”,M2增速创历史新低
1、国际宏观:
美国12月核心CPI环比增创11个月来最大增幅,因住房及医疗成本上扬。数据强化了美联储3月再次加息预期,也有助于增强美联储官员对通胀回升的信心。
美国12月零售销售连续第四个月增长,表明消费者需求在整个节日季维持强劲。低失业率、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均为销售增长提供支撑。
美国11月商业库存稍好于预期,且对上月进行了修正,表明四季度商业库存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料将是适度的;在经历年大幅放缓的开端后开始加速。
德国经济部月报称,年底德国经济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订单增长强劲、商业预期乐观,意味着今年经济还将持续强劲势头。
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称,货币政策实现全面正常化的道路很长。宣布QE截止日期是合理的。
2、国内宏观:
年12月底中国M2余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新低,预期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3.1个百分点。
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前值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年底人民币贷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8个百分点。
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亿元,预期1.5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4万亿元,比上年多1.6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12%。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可能成为新常态;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
据海关统计,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
海关总署表示,年中国贸易总体良好,大宗商品进口量价双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影响有限;年贸易前景向好。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1,环比回落0.7,表明一季度我国出口仍面临一定压力。中国年对美国贸易顺差为1.87万亿人民币,增长13%。
上周五,央行进行亿7天、亿14天逆回购操作,当日亿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亿。Shibor延续多数上涨,但隔夜品种转跌。上周有亿逆回购到期,上周净投放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亿逆回购到期,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周一有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股指近期面临回调风险,中期继续看多
1、背景分析:
上周五,三大股指走势分化,其中IC收跌0.43%,有回调迹象,IF收涨0.45%、IH收涨0.89%,依然强势上涨。期现价差方面,按收盘价计,之前平水的IC升水2点左右,IF升水扩大至4点左右,IH升水扩大至8点左右。现指方面,区块链概念早盘分化,白马股延续强势,黄金股获避险资金流入造好;国产芯片、5G、稀土、人工智能、军工跌幅靠前。持仓方面,三大期指中IC减持0手左右,而IH、IF持仓与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流动性方面,资金面延续收敛。Shibor市场短期利率则涨跌不一,7天Shibor上涨3.20个点,为2.%。央行周五进行亿7天、亿14天逆回购操作,当日净投放亿。
消息面上:
(1)证监会回应关于新三板IPO、三类股东相关问题时表示,三类股东存在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将在IPO审核中重点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