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

您现在的位置: 松风 > 松风市场 > 苏州范庄前一项慈善事业在苏州,持续了八

苏州范庄前一项慈善事业在苏州,持续了八

发布时间:2024/1/24 20:03:17   点击数:
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范庄前东出人民路,西至河沿下塘南端。长米,路宽3米。

范庄前因范氏义庄建在巷内而得名。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在此仅就二个方面介绍范公对苏州作出的贡献和影响。

范仲淹

一、范公在苏州确立了府学(现苏州中学),造就了苏州人崇文重教的传统,造就了苏州状元数量之众“举国无有”,近代、当代、现代苏州人才辈出的现象。

二、范公的义庄之举。义庄就是慈善之举,接济贫苦族人。

范氏义庄开启了古代慈善的一个新时代,是中国慈善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民间组织,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

范氏义庄,成为历朝历代各地官绅效仿的对象。尤其在苏州但凡大户人家家有义庄如同成惯例,至今在苏州大街小巷遗存的历史建筑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家族“义庄”。

范氏义庄旧址(范庄前32号)。

范氏义庄旧址

范氏义庄,范公在年以苏州灵芝坊祖宅创立。购置义田千亩,作为宗教公产,用以周济族人,并附设义学供族人子弟免费入学。

范氏义庄旧址

范氏义庄有“岁寒堂”、“松风阁”等建筑。南宋咸淳年间知府潜说友建范文正公祠于义庄之东。元至正年间郡守吴秉彝改祠为文正书院,次后累次重修。清咸丰十年义庄、书院大部被毁,同治五年(年)重建,没能恢复旧观。近代以来,先后成为崇范学校、景范中学、第八初级中学、第二十二中学、景范中学校址。

范氏义庄旧址

现遗存祭祀范文正公的享堂,为原范文正公祠的主体建筑。享堂单檐歇山造,南向,面阔七间24米,进深12米,高约9米,规制颇宏。此堂虽是清代重建,但扁作梁架和青石覆盆柱础犹存明代遗制,苏式彩绘依稀可辨。年曾进行大修。

范氏义庄东西两面原有“文正”、“义泽”和“兄弟进士”、“父子进士”四座牌坊。现仅存“兄弟进士”坊柱两根。

仅存“兄弟进士”坊柱两根

范庄前32号边门砖雕门楼额书为“有唐故址”,题额为“宣统二年孟冬”,落款为“汪克壎”。(汪克壎即汪克埙,晚清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苏州吴县人。早年入侍内廷,屡为光绪帝代笔,曾代清帝书陆润庠碑)。

有唐故址

范庄前巷内其它历史遗存。

八角古井(苏州十大名井之一)

八角古井(青石井栏古井)。井内侧绳痕累累,可想历史之悠久,西边有些损坏,东、西、北三面有花冈石栏杆护井。

八角古井

范庄前5号(五路财神殿戏楼)

五路财神殿戏楼,明初建,清道光十九年重建,硬山顶,面阔三间,两层,本有“利泽”“财府”砖额,现在只有一个“财府”了,现在有居民居住。

五路财神殿戏楼残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jj/1450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