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简介 > 夏天的思念

夏天的思念

发布时间:2021-12-9 16:22:37   点击数:

夏天的思念

——写在老伴阿云嘎去世一周年忌日

文/戴?乌日娜

年是我73岁的本命年,也是我一生中过得最糟糕的一年。我在步入晚年的半路上把相濡以沫49年的老伴丢了,永远找不回来了。6月14日那天早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老伴匆匆地走了。没有告别,没有眼泪,没有嘱咐……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我和孩子们只能积极面对现实。在我们最悲痛的时候,单位的领导、同事、朋友和亲属们给了我们极大的关怀和关爱。老伴的遗体告别和追思会,还有亲朋好友们发在网上的怀念文章令我们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朋友们的哭泣声和悲痛的神情至今历历在目,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永久的,难忘的回忆。

老伴的故乡是鄂尔多斯,那里的风土人情很独特。牧民们茶余饭后喜欢坐在一起唱歌吟诗,几乎人人都能歌善舞。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从小就爱好朗读诗歌,爱读小说,常常被小说里的故事感动着,憧憬着长大以后当一个作家。年,我们的大女儿出生的那一年,他的处女作,诗歌《鄂尔多斯沙漠的春天》发表在《内蒙古日报》蒙文版。他很兴奋,接着又写了几首诗歌。但是只发表了两首,其他的都被退回来了。这个时候,他没有放弃写作,而是理清了思路,试着开始写小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是年,二女儿出生的那一年,发表在《内蒙古日报》蒙文版上的《鹰飞不过去的地方》。就这样,他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创作小说的人生路。当时,我对他的写作抱着观望的态度。我以为他写一写,过把瘾就算了。可是他在多次被退稿之后不气馁,不消极,坚持写了下去。他陆续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他找到了写小说的感觉!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两个短篇小说《大漠歌》、《吉尔嘎拉和他的叔叔》,中篇小说《浴羊路上》连续三届获“索龙嘎”一等奖。面对如此振奋人心的荣誉,他没有自满,更没有忘乎所以。他说:“我的写作正在劲头上”。我也意识到他真的有文学天赋。从此以后,我包揽了全部家务,还有照顾老人和两个女儿学习生活的重担,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给了他。为了让他轻松愉快地写作,我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他每发表一篇小说我都为他高兴,做他忠实的第一读者。

写作是很艰苦的事情。从构思到成稿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为了写好一部小说,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了灵感的时候通宵达旦地写,我说你别熬夜了,很伤身体。他说没办法,工作太忙。白天一点时间都没有,只能晚上写。在人们热衷于麻将,扑克,歌厅舞厅的时候,他毫不动心,依然忙忙碌碌地写他的小说。他的求知欲特别强烈。有一段时间,年过半百的他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单词。我说:“你想学英语,拉倒吧,哪有时间啊?”他说:“我要是能看懂原创的英语小说多好啊!对我的写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说:“你别学英语了,太难。不如你试着把自己的作品翻译成汉文的,让更多的人读到你的小说”。他说:“用汉文写作,完全是另外一种思维,我怕把握不准”。我说:“你是个爱学习的人,只要你努力,一定能用汉语创作”。就这样,他虚心地向身边的汉族朋友学习汉语,边学习边翻译自己的作品,并且很快就能用汉文写作了。《天边那一抹耀眼的晚霞》、《拓跋力微》、《留在大地上的足迹》、《锡尼喇嘛》就是他直接用汉语创作的。为了提高写作速度,他克服了好多困难,拜两个女儿为师,很快就学会了用电脑写作,并且用蒙汉两种文字操作,得心应手。我记得那个时候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不会用电脑,勤奋好学的品质帮了他的大忙。

在四十多年的写作过程中,他凭着正直善良和对草原文学的热爱,博得了大家的厚爱,得到了作家、评论家和朋友们的很多鼓励和真诚帮助。他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读者的好评,他有很多粉丝,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我担心他把握不住自己的创作方向。我说:“你可不要为了挣钱,为了出名写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他说:“不会的,我有我的目标。作家可以没权,可以没钱,但是不能没有尊严”。他还说:“内蒙古的文学事业是各民族作家共同创造的,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他把草原文学看得跟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他为文学而生。写了四十多年他用蒙汉语创作发表了七部长篇小说、两部长篇纪实文学、六十部中短篇小说,还有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约八百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在公务繁忙的状态下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完成的。老伴去世后,我和女儿整理他的作品准备出版全集,边整理边读他的作品,我感觉到他几十年如一日写了这么多东西,真的是太累了。他一直是在超负荷运转。对待工作,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报社他是好编辑,好记者。在党政机关他是好干部,好公务员。对待写作他满腔激情,义无反顾,倾注了全部的爱,是个好作家。他把权力和金钱看得很淡,也很低调。他从盟委秘书长的岗位调到内蒙古文联当书记,后来当主席。我问他:“你有失落感吗?”他说:“一点都不失落,这个职务跟写作很接近,我很愿意为作家艺术家们服务。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专业作家”。可是,他的这个美好愿望一直没能实现。退休后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写作了。在他看来那是一生中最惬意的日子。这样的轻松日子过了近十年,那是一段美好时光。很多有深度,有吸引力的作品就在那个时候发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他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但是,没过多久疾病就慢慢地找上门来。年初他不得不接受常规医疗,三天之内做了两个大手术,身体受了重创,加之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得不接受透析。在治疗的艰难日子里,老伴忍着病痛,心态稳定,依然是笑呵呵的。我心里明白他是不想让我们担心悲痛。有一天,我去病房看望他时,他给了我一个深情的微笑。我真没想到那个微笑竟然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个微笑。老伴是个非常重情义的人,对医护人员和陪床护理他的人总是真诚地表示感恩。他那发自内心的微笑感动了医护人员和病友,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在第一次出院后的日子里他依然笔耕不辍,抱病坚持写作,发表了两部短篇小说《大西北的月亮》、《狗事》。

老伴对故乡的爱,对亲人的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深沉的爱。我们那个曾经的家充满亲情和欢乐。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女从小听着他讲的故事健康快乐地成长。她们都爱学习,肯钻研,品学兼优,正直善良。老伴对孩子们总是笑呵呵,宠爱有加。孩子们都说我们家是父慈母严的家庭。

老伴走了,在一年前的那个夏日的早晨与我们不辞而别。他年仅73岁,走得太早了,电脑里还有包括两部蒙汉文长篇小说在内的好几部作品没写完。我们本来说好今年好好庆祝金婚纪念日。可是,老伴把我一个人撂下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在没有了老伴的日子里,我苦苦地熬着过日子,努力调整情绪。我不忍心让孩子们跟我一起痛哭流泪。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夫老妻谁先走谁就有福气。留下的那一个就只能是除了痛苦还是痛苦。老伴走了,已经一年了。这一年,我又明白了很多事情。我累了一辈子,也幸福了一辈子。我的付出很有意义,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因为丈夫很优秀,孩子们都很出色。这就足够了,够我知足高兴一辈子。感谢老伴和孩子们给了我一个幸福温暖的家。他的人生很充实很精彩,我很欣慰。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个好作家。

亲爱的老伴,安息吧!你永远在我心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jj/1326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