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晨报

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晨报_晨报历史 > 晨报简介 > 内蒙古日报天骄圣地展新姿伊金霍洛旗ld

内蒙古日报天骄圣地展新姿伊金霍洛旗ld

发布时间:2021-3-21 20:37:54   点击数:

伊金霍洛镇布拉格嘎查牧民在村文化活动室排练。

伊金霍洛镇龙虎渠村村卫生室。

苏布尔嘎镇光明村村民享受“十个全覆盖”安全饮水工程带来的便利。

红庆河镇红庆河村农网改造工程。

  初春的伊金霍洛旗农村牧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规划整齐的村落,建饰一新的砖房,宽敞整洁的庭院,精致实用的文化广场,宽阔平坦的水泥油路;田畴里、房舍前,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心里话,映衬着一幅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画卷,这幅温馨怡人的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给伊金霍洛旗农村牧区带来的巨变。

产业春风扑面来

  又是一年春来到。走在伊金霍洛旗的乡村、田野,处处春潮萌动,生机勃勃。借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春风,伊金霍洛旗产业发展迎来了快速崛起的春天。

  眼下,正值山羊接羔育幼时期,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的养殖户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年5月,借着“十个全覆盖”工程惠民政策,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六社的村民苗文胜和村里其他9个养殖大户,盖起了平米的现代化养殖棚圈,给一年的畜牧养殖工作开了个好头。

  纳林希里村里,村前屋后,一座座标准化养殖棚圈星罗棋布。苗文胜家的标准化养殖棚圈内,一群白花花的山羊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不时可以听到“咩咩”的羊叫声。在一旁的育羔棚内,2只小羊羔颤巍巍地使着劲站起来,大羊不停地舔舐着小羊羔身上的浆水和包衣。苗文胜告诉笔者,这2只小羊羔是刚刚下的。

  “我家以前养着多只羊,但因为没有资金,羊只能在简易的篱笆墙内喂养,平时还好,但一到雨雪天气、羊接羔时间,破旧的棚圈无法遮风挡雨,可是把我愁坏了。”说起养殖棚圈,苗文胜打开了话匣子,“后来,入户干部在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红庆河镇和纳林希里村,向上级部门专门争取了养殖大户棚圈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帮我建了棚圈,扩大了养殖规模。”

  从年5月标准化养殖棚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羊贩子”们驾车穿梭在纳林希里村各养殖户之间,争相抢收棚内膘肥体壮的肉羊,苗文胜和村里的养殖户们数着售羊而得的成把钞票,满脸的喜悦。

  谈到规模化养殖,老苗高兴地说:“从去年5月至今,我已经出售育肥羊50只,收入约4万元。”说着说着,苗文胜就像抱孩子一样,随手抱起一只小羊羔,指着身后其他的羊羔继续说:“加上今天这两只,现在已经增加了45只小羊羔了,今年我打算继续搞育肥羊和绒山羊培育,争取把山羊规模化养殖做大做强。”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伊金霍洛旗尤其强化产业支撑,按照农区、牧区、工矿区、城郊区4种类型区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推动“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富民增收工程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使苏布尔嘎嘎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好多常住户在院落内搭建起蒙古包,发展牧家乐和农家乐,把农家庭院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储钱罐”“聚宝盆”。

  苏布尔嘎嘎查牧民木仁达来说:“我从7年开始发展牧家乐,来这里旅游的客人,可以品尝蒙古奶茶、馓子、炒米、手把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美食。‘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让我们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的牧家乐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了。”

  伊金霍洛旗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时,在乡村建设中嵌入旅游特色,助推乡村旅游成为生活新元素。

党建阳光洒心田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如今,在伊金霍洛旗,一股团结拼搏奋进的力量推动着该旗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不断向前推进。

  当前,“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农村头等的大事。作为其中的推动者,党建联络员郝伊平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今天给这家解决棚圈问题,明天给那家上自来水,电话不离手。年,郝伊平协调有关单位,把红庆河镇昌车渠村的村社道路里里外外整修了一遍。路好走了,村民们直夸“这些干部真是好”。

  “干部驻村以来,不仅‘十个全覆盖’工程得到快速推进,村里的一些事也得到了很好解决。驻村干部没少帮我们大忙,他们有想法、有办法,一些我们看来困难的事情,通过他们的努力就能很好地解决,这给我们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多思路。”阿镇曼赖村党支部书记乔永清说。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伊金霍洛旗各级驻村干部深入农村牧区,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把党的阳光洒向群众心田,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伊金霍洛旗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按照“五好三提升”的要求,认真推进“三借三强三提升”创建活动,借助“十个全覆盖”之势,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借助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之力,加强村集体经济,提升了基层组织引领发展能力;借助驻村下乡和精准扶贫之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形象。年内实现“五好三提升”基层组织占比要超过50%,所有嘎查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80%以上实现增收。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扶贫的一剂良方。随着伊金霍洛旗脱贫攻坚战冲锋号的吹响,该旗多名干部职工深入全旗户名贫困户家中,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调查摸底工作,与贫困户“认门结亲”,第一时间进入了扶贫工作者的角色。

  扶贫攻坚的干部来了,“十个全覆盖”的春风吹来了,一股股扶贫“甘露”,滋润着农村牧区的每一寸土地,浸润着伊金霍洛旗的千家万户。如今在伊金霍洛旗的农村牧区,农牧民们住上了新砖房,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安全水,领上了养老金。村容村貌变了,增收渠道宽了,村民有了精气神,心里亮堂堂。

春风化雨暖民心

  在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伊金霍洛旗从民生小事做起,从民生实事干起,一点一滴,如和煦春风,如涓涓细流,滋润人民群众的心田,温暖着人民群众的心。

  苏布尔嘎镇的光生村,是位于阿四线公路旁的一个小村子,村民李乃明家世代居住在这里。住了30多年的土坯房早已四处裂缝,夏天漏雨冬天灌风。这房子是他最大的心病,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如今,他那破旧不堪的老房子被一幢70平方米的崭新砖瓦房取代,这让李乃明黝黑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心底的笑容。

  “没花一分钱,就把自来水管接到家里了,我们农村人也能喝上自来水,真是高兴啊。”今年52岁的云二美是苏布尔嘎镇苏布尔嘎嘎查四社的农民,以前她家人蓄饮水,都得靠车拉人挑来实现。如今,“十个全覆盖”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自来水管道铺设在她家门口,这对挑了几十年水的云二美来说,是实现了一个憧憬已久的梦。

  像云二美一家一样,借着“十个全覆盖”工程,伊金霍洛旗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彻底告别了车拉人挑喝水的日子。

  伊金霍洛旗把加快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着力改善用电环境,不断强化电力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在没有实施农网改造工程以前,王发云特别烦心的就是用电这件事。“以前,电压不够,尤其是在夏天需要浇庄稼和每年过年的时候,电就更不够用了,为了抢着浇地,邻居们没少闹矛盾,农网改造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王发云心中满是喜悦。

  翻看伊金霍洛旗“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民生账单,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伐都扎实有力。曾经破旧荒芜的村落悄然换上了新装,过去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不见了踪影,农牧民的笑脸掩映在绿树红墙间。“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民生跟着民声走,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病了有医保,老了有养老金,农村人可以和城里人一样生活得体面,这就是幸福。”家住札萨克镇查干淖尔嘎查70岁的蒙古族大爷敖特根这样说。现在敖特根每月能领到元的养老金,还能领到50元的老年补贴。如今在伊金霍洛旗,像敖特根一样,每月除了能够领到养老金,生病了还有医保,不用担心吃药花钱的老人还有很多,这些实实在在的暖心政策让老人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舒坦。

  “过去这里没条像样的路,晴天颠簸,雨天泥泞。‘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出门就望见了水泥路,确实方便了不少。”道劳窑子村的一位村民提到村里道路的变化,春风满面。

  札萨克镇道劳窑子村道路不畅,一直影响着农畜产品的销路。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嘎查村街巷硬化工作的推进,使这里过去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宽6米、长3公里的水泥路。札萨克镇道劳窑子村的多户村民,每年出售牛、羊、猪等牲畜达1万多头(只),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这条道路的建成,为村民各类农副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便民、利民、为民,是札萨克镇在建设便民连锁超市时所遵循的原则。札萨克镇台格嘎查四社村民脑吉得玛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家门口开了一家48平米的便民生活超市。

  秋天,农田里的茄子、豆角都落架了,村民的菜篮子空了;开学后,孩子需要买书包、铅笔……传统的乡村小卖店里,新鲜蔬菜、瓜果、学习用品属于稀缺品。而在脑吉得玛的便民生活超市里,村民不仅能买到这些曾经的稀缺品,还可在多个品种里挑选。脑吉得玛说:“平时附近的村民和民工都会来我的便民生活超市购物。从年4月至今,便民生活超市已经为我带来了两万多元的收入,这一切功劳都要归功于这么好的党和政府。”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伊金霍洛旗农村牧区的变化点点滴滴都深刻影响着村民们的生活。村舍的变化、生活的改善、农牧民脸上的笑容,处处展现出农村牧区的美丽新姿。农民那一张张憨厚的笑脸,荡漾着的满是幸福和甜蜜。言谈中,充满无限感激。“变脸”就发生在几个月间。实实在在的变化,更让村民们看到了真正触手可及的幸福。

  据了解,、两年,伊金霍洛旗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牧区的发展面貌。其中完成危房改造户;饮水安全工程35处,解决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街巷硬化公里;农网改造公里;建成数字电视发射基站3处,安装“户户通”套,广播村村响个,整转安装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户;建成村卫生室17个、购买流动卫生车12辆;新建嘎查村文化活动室39个;建成便民连锁超市57家、派送服务中心1处,购买流动超市服务车4辆;累计向名农牧民和名7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保险和高龄津贴万元。完成农牧户整修户,新建网围栏41万米,新建景观围栏墙米,新建垃圾池处,新置垃圾桶个,新建、改建厕所个,新修、整修入户道路公里。惠及农牧民群众5.9万人。

  正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春风,吹遍天骄圣地广袤的原野,一幅幅以“砖房油路新装,干群合力扮靓,乡风淳朴文明,农民富足安康”为内容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开。(玉琢周艳梅)

来源/内蒙古日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eimengguchenbao.com/cbjj/1212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