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冰面
福耀兴安
鱼跃永丰,福耀兴安。年1月6日,备受瞩目的科右前旗大石寨镇永丰水库冬捕节隆重上演。
喜欢观看冬捕,竞拍“头鱼”、“福鱼”、“禄鱼”、“寿鱼”、“禧鱼”、“财鱼”,沾福气、喜气、财气的北京、呼和浩特、吉林、黑龙江以及兴安盟当地群众闻讯赶来。通往永丰水库的路上车流不断,冰面上人来人往,购买鲜活鱼的周边群众,也从四面八方涌到永丰水库。
竞拍现场
最为辛苦的是负责冬捕的数十个渔民们,为了6号顺利完成冬捕劳动,5号,大家便开始紧张工作了。记者现场目击了师傅们在湖面进行凿冰眼、跑水线、下网、收网的全过程。湖面温度达到零下27°,阵阵寒风刺骨,渔民们不畏严寒,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劳作。人工智能跑线机器,在渔民的操作下,按照设置程序在冰面下游动,顺利完成跑水线劳动。从5日夜间10时许,到6号凌晨6时许,通过长达8个小时的紧张劳动,起网收鱼,鱼儿出水。
起网收鱼,激动人心。6号凌晨6时许,在渔夫们高亢的号子声中,拉网的机械开始绞动,多米长的大网渐渐滑出冰面。胖头鱼、鲤鱼、草鱼、鲢鱼纷纷跃起,刺激、壮观,引得数千群众欢呼不断,好一派丰收、吉祥、幸福、欢乐的喜人冬捕。
陆续赶来的人们似乎忘记了严寒,看到鱼跃冰面的喜人情景游客们欢呼雀跃,涌上前去大饱眼福,都想来沾点“连年有余”的福气。
冬捕“万尾鲜鱼出玉门”的奇观景象真是让人感叹不已,大鱼成了人们追逐合影的最耀眼的明星。冰洞旁边,无论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还是当地的群众,都想挤出个位置抢拍一张满意的照片。大家拿起手机拍照、摄像,用足力气拎起大鱼合影留念沾吉祥。一些自驾游客兴趣盎然,在冰面上玩起了闪电漂移和原地陀螺转,引起人们阵阵喝彩。
史料记载:冬捕,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史载辽帝圣达宗喜欢吃“冰鱼”,每年腊月,便率领家眷浩浩荡荡来到冰冻的查干湖上扎营。命令仆人将帐篷里的冰层刮薄,直至薄若纸片儿,冰下游动的鱼清晰可见。等看够了想吃时,便将薄冰轻轻击破,水中鲜活的鱼就会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成为案上之物,供君臣欢宴。历史上,习惯称这种捕鱼方式叫“春捺钵”。
冬捕之前首先进行的是“祭湖醒网”仪式。“祭湖醒网”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祭湖祭祀天父、地母、湖神,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二是认为渔网上附着有神灵,非捕鱼期渔网入仓后已经沉睡多时,捕鱼前需要唤醒。这个仪式表达了人们祈盼张网下湖面、顺畅平安的美好愿望。
永丰水库
永丰水库是科右前旗第二大水库,水库库容为2万立方米,如明珠镶嵌在大石寨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兴修水库,利国利民,为百姓造福;设百年计,防千年洪,保世代平安。”
年年有余
据了解,永丰水库于年动土兴建,在年8月正式竣工。通过运行21年后,随着防洪标准的提高,年被国家列入病险库区为满足防洪、生产、生活需要,年经国家批准对水库进行保险加固。耗时两年的施工维护,现如今水库容量及控制流域等得到极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水库养殖业逐渐兴旺起来。
永丰水库经营负责人崔岩介绍,水库的上游是哈图莫河,以倒流水形式流入水库中,水库周边山上有多处泉水流入湖中。水库历来以水质优良著称,湖水清澈、水产丰富。目前湖水中有鲢鱼、鲤鱼、鲫鱼、胖头、草鱼、鲶鱼、嘎牙鱼等10多个鱼种。这些鱼儿纯天然野生,一些鱼生长期已长达10至20年。永丰水库生产的各类鱼属于淡水鱼类,鱼营养价值高、鱼肉味道鲜美,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永丰水库淡水鱼为无公害农产品,并为永丰水库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据了解,自年起,每年12月中下旬到次年1月中旬,永丰水库举行冬捕节,年是第三届。永丰水库壮观冬捕场面,都会吸引很多外地游客前来观看。永丰水库经营人崔岩是兴安盟工商联执委单位,兴安盟工商联调研员陈克俭、秘书长刘慧轩及部分商会会长来到现场一起为冬捕助阵宣传。
按照冬捕习俗,第一网打出的最大一条鱼将作为“头鱼”拍卖,据说吃头鱼能带来好运,历来帝王就喜欢吃鱼,预示江山稳固风调雨顺,民间更是认为头鱼能带来运气和财运,而且还有看到吃头鱼的人都会一年吉祥平安、交好运。
一曲《开门红》高亢的歌声瞬间点燃了冬捕拍卖会的气氛。此次拍卖6条大鱼,分别是“头鱼”、“福鱼”、“禄鱼”、“寿鱼”、“禧鱼”、“财鱼”,参加拍卖的人非常踊跃,拍卖价不断攀升。通过激烈竞拍,“头鱼”以元人民币的高价,被北京一位姓高的先生夺得了头彩;禄鱼元、寿鱼元被时代集团抢拍;福鱼竞拍元、禧鱼元,被兴安盟喜嘉庆餐饮公司竞拍;财鱼元,被乌兰浩特市旺君台餐饮公司拍得。
“我是第一次看到冬捕的场景,这是最自然的获得,是本真的快乐。”来自北京的游客楚亮说,他把在此次旅行的所见所感通过微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