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50亿像素瞰内蒙古民族团结!
融入你,书写大家庭的亲情传记
乌兰夫纪念馆,庄严肃穆。
这里,记录了乌兰夫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这里,记载了昨天的向往,传递着团结的力量。年,这里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缅怀乌兰夫同志 内蒙古客户端记者孟和朝鲁摄
当草原母亲收养上海等省市名孤儿的时候,
当多民族人民组成一个家庭,共唱一首歌的时候,
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惠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时候……
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在共筑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蒙汉一家亲 内蒙古客户端记者孟和朝鲁摄
70年前,内蒙古成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
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生活在内蒙古的蒙、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55个民族的人民犹如石榴籽般相亲相爱、互帮互助,55朵花在美丽的草原上盛开得芬芳、艳丽!
70年的生动实践,积累了许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宝贵经验,这是珍贵的精神财富。
点燃团结圣火,共迎民族盛会。内蒙古客户端记者孟和朝鲁摄全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谱写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小康、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壮丽篇章。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音视图新闻中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道团队:吴海龙孙一帆韩卿立刘金鹏于涛来春誉包荭王晓博怀特乌勒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编辑:孙静华
本期主编:孙静华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