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医院医院医护人员61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治疗,内蒙古自治区境外输入危重症型患者徐女士于5月26日下午顺利出院。
据内蒙古医疗救治专家组呼吸与危重症小组组长云春梅介绍,3月26日,该患者由法国经北京机场分流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入境,当时已经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后,医院住院治疗。
由于徐女士当时非常恐惧,抗拒心理极强,不配合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病情由普通型迅速转为危重症型。
3月29日21时,原本在呼医院排查的自治区专家组接到消息后马医院进行远程会诊。专家组发现,当时患者的肺部CT显示双肺已开始变白。
从无创呼吸机,到有创呼吸机,再到俯卧位呼吸,尽可能的恢复徐女士的肺功能,关键时刻医务人员还将ECMO(人工肺模)带入病区,随时准备对患者展开ECMO救治工作。
在自治区专家组、医院派驻在重症病区的医疗组、医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徐女士被一次次抢救了回来。这期间,驻守在重症室的医护人员对徐女士更是寸步不离,轮班贴近治疗、贴近护理,经过20多天的奋战,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关怀鼓励下,徐女士的肺功能逐渐恢复,最终成功拔管。
目前,医院第二批重症联盟突击小分队已接替对徐女士的治疗工作半个多月,接下来,他们将医院继续对痊愈出院的徐女士进行医学观察和康复训练。
晨报融媒记者通过视频看到,徐女士听到出院的消息流出了激动的泪水:“感谢自治区专家组对我的悉心照料,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来源:内蒙古晨报融媒记者:郝琴实习记者:石少楠
本期责编:陈日锋
本期校对:包红岩
本期审核:燕燕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