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秋深诗意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人生,是旅行,也是修行;是寻找,也是领悟。寂静也好,喧闹也好;绚烂也好,黯淡也好,总要渐渐走向淡定从容,才不算空走漫漫人生路。茫茫尘世,阴晴难料,聚散难期,若总是无法看淡,斤斤计较,就只能在浮沉起落的变幻中苦恨纠缠。其实,真的不必如此,人生何其短暂,与其寻愁觅恨,倒不如坦然面对,云淡风轻。
只不过,千百年的人世间,能够看透得失、放下执念的人并不多。毕竟,生于尘世,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生出追逐之心、比对之心、计较之心、争斗之心。心境越是如此,就越难以找到安宁和平静,面对茫茫世事的时候,就越容易走向凄迷。王维,也曾在仕途起起落落。晚年的时候,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但是,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艰险。
于是,这个本就心境恬淡的诗人,便选择了退隐林泉,与山水云月为邻。繁华之中,许多人也想超脱,也想远离纷扰,却终于难舍灯红酒绿,所以难以如愿。大约四十岁后,王维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他在山间水畔,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因为远离尘嚣,所以心境澄明。这首诗就写于他隐居终南山之时,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
读这首诗,总会突然间静下来,总会在蓦然间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无风无雨,无欲无求。我们不必吃斋奉佛,但我们可以恬淡轻悠。如果在繁华中找不到快乐、找不到自由,那么,何妨远离人群,去向远方。人生本就是无定的旅程,此处叶落,彼处花开;此处风雨,彼处睛好。或许,只须转身,就能看到斜阳向晚、月满西楼。
王维隐居的辋川别墅,原为宋之问的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陶醉于那里的田园山水。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中说:“足下方温经,狠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漏,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辆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囊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很显然,只是驻足于此,他已经找到了归去的安恬。当我们心无杂念,少了虚妄,少了贪求,就会变得淡然和坦然。锦衣玉食也好,广厦良田也好,都不过是身外之物。心事若足够恬淡,处处皆可是田园。很多时候,诗人只是独自行走于山间。对他而言,有山有水,有云有月,已经足以安放性灵。闲情逸致,本就是需要自己去寻找、去体会的。
纵然是行走于山水之间,若放不下繁华旧梦,恐怕也难以真正快乐。隐于山间,就必然要面对寂静,这就不是谁都能够长久忍受的了。兴致来时,唯有独游,赏景怡情,自得其乐,若有所得,不求人知,心会其趣。这就是隐居的快意,虽然散淡,却也悠然。生活原本就是,悲者自悲,乐者自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这一句,就足以让人错愕许久。在人世间苦苦挣扎的人们,有几个能够笑看风云淡呢?人生如梦,聚散得失皆是缘分,可是有几人能够顿悟?尘世间,总有山重水复,总有惨淡幽暗,倘若总是寥落凄切,不能蓦然回首,又怎会看到春江水暖、柳暗花明?随意而行,无拘无束。若是不知不觉间走到流水的尽头,看去无路可走,就索性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悠闲到了极致,山穷水尽也就无法影响心情。所谓云无心以出岫,既然世事难料,我们何不学着天边云彩,无形无迹,来去悠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就如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那样,隐居的王维,偶遇渔樵,便与之把酒言欢,总是忘记回去的时间。来去是偶然,聚散是偶然,得失是偶然。而在这偶然之中,又总是透着几分必然。面对偶然,有些人彷徨局促,有些人随遇而安。不同的生活态度,就决定了不同的人世境况。
对于王维而言,不只遇见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于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都在偶然之中。因为心性淡逸,超然物外,便爱上了这样的偶然。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无碍,如流水潺潺,形迹毫无拘束。隐居之乐,尽在其中。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首《酬张少府》虽是酬答友人张少府的诗,写的依旧是隐居的快意和悠然。从诗的题目与尾联可以看出,应该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询问穷通之理,似有劝其重新出山、继续为官之意,而王维则以此诗作答,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他已深深爱上了隐居的清静,又怎会回到繁华,去面对无尽的喧嚣?
隐于山间,了无牵挂。这样的生活,多少有些孤寂。世间有许多人憧憬田园之乐,可是当他们真的去向田园,不需多久,就会因无法忍受寂静而想要重返繁华。林和靖独自孤山,梅妻鹤子,看似飘然如风,日子也是在清寂中度过的。世人羡慕闲云野鹤,可是真正能够遗世独立的又有几人?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然而,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深了。于是,他选择了归隐田园。他知道,那里有他想要的宁静和自在。事实上,不论何时,总有广阔天地在远方等待我们。只须从人海中跳出,就能遇见碧海蓝天。
在这里,王维说自己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好归隐到幽静山林。虽然其中的牢骚之意隐约可见,但是隐于山水相依的地方,来去随意,风雨不惊,想必他早已忘却了尘俗纷扰。若非如此,他怎会那样沉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恐怕看尽沧海桑田,也没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松林吹来的清风吹散了头发,也吹得解带敞怀;明月的清辉照临人间,独坐山林之间随性弹琴。
这里没有苦恨喧嚣,没有倾轧权谋,只有清风流水、芳草云月。时光清淡,身心自在,弹奏春花秋月。若非宠辱皆忘,不能如此写意!最后,诗人对张少府做了回答:你要是问我当官发达的经验与道理,我笑而无语,一曲渔歌伴着小船划向苇草深深。
流水轻舟,渔歌唱晚,依旧是写意的画面。身处这样的画面,又怎会有追名逐利之心?滚滚红尘,茫茫世事,清静最好,淡泊最好。人生苦短,何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你悲伤或者欢喜,快意或者凄切,时光总不会停下脚步。
总是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老去了容颜;总是在不经意间,沧海已经变成了桑田。倏然而过的人生,就是这样匆忙,太多追逐,太多执念,只会让自己迷惘和荒凉。其实,当我们选择放下,以平常心面对世界,就会发现,安恬与写意并不遥远。
参考资料:古诗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秋深诗意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